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8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至今,灾区核燃料处理及灾后重建工作已逐步进入收尾阶段,有关福岛灾后复兴路径的探索仍在继续。在能源领域,通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扩大普及,将福岛建设为不依赖核能的地产地销型可再生能源先驱地是福岛复兴计划的重要支柱之一。日本福岛可再生能源政策推进路径表现出诸多亮点,同时也暴露出一些受限因素。本文从福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探索中提出对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几点启示,即立足地域自然与经济条件,加快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重视可再生能源产业集聚,造福地区经济发展;推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改革与行政体制的放开。  相似文献   
2.
在地震工作者中,无人不知我国的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鹫峰地震台;无人不晓主持鹫峰地震台工作的是李善邦先生。对于鹫峰地震台的筹建人,我国现代地震科学的开拓者翁文灏先生则知者不多,对于捐献鹫峰台址地产的林行规律师,知者更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3.
杨利彪 《中国安防》2014,(20):41-44
正智能建筑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建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会极大程度的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受到很大关注。近年来,正是由于政策的支持、业主的重视以及智能化系统本身的价值得到体现,智能建筑市场得到蓬勃发展。根据近几年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约20亿㎡,其中公共建筑业地产建筑大约占4亿㎡,政府保障房、经济适用房和住宅地产大约占16亿㎡。按此建筑面积测算智能建筑市场规模大约为4000亿元。这个庞大的市场为包括安防在内的行业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也促使这一领域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本文将主要探讨一下目前安防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及变化。  相似文献   
4.
2011年的《环境经济》杂志,"低碳"作为一条重要线索,贯穿于杂志报道始终。从"低碳世博"到"低碳城市",从"低碳金融"到"低碳地产",  相似文献   
5.
用人单位如果没有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材料,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应当参考监管信息,如果劳动者对用人单位所提供的材料存在异议的,职业病诊断鉴定机构应依法提请监管部门调查,而无权自行直接作出判断。基本案情杨斯同(化名)是一名土建监理工程师,工作中需要长时间在施工工地打桩设备旁监测(俗称"旁站")。2016年1月入职广州某大型地产公司,随即被派往海南某地产项目工地,由于该项目使用柴油冲压驱动的打桩机,工作现场存在较大噪声。  相似文献   
6.
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户在生活、生产过程中不断地产生废弃物。如何正确的利用这些废物,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对农村环境的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建平县万寿乡平安地村废弃物利用的现状调查,指出对废弃物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旅游业和房地产业的推动下,随着休闲度假旅游的普及和大众消费向多样化的转变,旅游地产应运而生.在对南京幕燕地区进行多次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环境生态和资源特点,分析研究区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遵循“生态为本、休闲为主、文化为魂”的理念,提出在幕燕地区建设文化生态休闲度假区、滨江旅游公馆区、军事主题公园的思路,为幕燕地区旅游地产的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8.
安全生产事故有其偶然性、突发性等特点,造成事故的不确定因素很多,使有些同志错误地产生事故不可捉摸思想认识.这种认识给安全生产带来普遍的精神压力,各级、各部门一边抓工作,一边还要提心吊胆,担心冷不防会冒出个什么事故来.然而,事故真的就防不胜防吗?  相似文献   
9.
当今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问题,如何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人们极大重视。实现建筑行业低碳节能,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部分。建筑外围护结构作为建筑物与外界热交换的媒介,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环节。玻璃幕墙作为一种建筑外围护结构,在兼顾美观的同时,具有低碳环保的特点。结合郑州市个别写字楼实际情况,对玻璃幕墙在建筑节能中的实际运用做出介绍。  相似文献   
10.
声音广场     
《环境》2014,(9)
正《工人日报》:填湖又挖湖,城市经不起这么折腾按理说,对被钢筋水泥高楼围绕的城市而言,多一个湖总比少一个湖好——既能提升城市的舒适度,又能给市民带来更多的自然气息,但为何会招来"瞎折腾"的斥责呢?其实,这次开挖人工湖的消息就像导火索,激起了武汉市民多年来埋在心底的填湖之痛。武汉本是"百湖之市",但随着时间推移,该市大量湖泊因"向湖泊要土地"、"填湖、盖楼,盖楼、填湖"的发展模式而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