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孙钰 《环境保护》2007,(11):6-9
IPCC报告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依据 记者:作为一名地理学家,您参加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的撰写工作,请您介绍IPCC的总体情况和IPCC评估报告的撰写过程?  相似文献   
2.
3.
美国两位地理学家根据对鹦鹉螺化石的研究,提出了一个极为大胆的见解:月亮在离我们远去,它将越来越暗。  相似文献   
4.
《环境工作通讯》2014,(7):26-26
侯仁之,中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编有《北京历史地图集》,被誉为“中国申遗第一人”。候先生讲课,内容精彩、充满激情、有感染力。崔海亭:我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侯先生当时是我们的系主任。我们都非常崇拜这位著名学者。我虽然不是侯先生的入室弟子.但是在迎新报告会、学术演讲中都听过他的教诲。  相似文献   
5.
我外地的一些朋友都羡慕我在黄山市工作和生活,可以经常游览黄山的美丽风光。其实,我也很少刻意去游览黄山。前不久,为了完成一本科普书稿,我倒是连续几天登上被地理学家徐霞客誉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仔细地观察了这里的云海。  相似文献   
6.
任美锷 《生态环境》2003,12(4):521-522
红壤是我国最重要的热带亚热带土壤资源,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东起东南沿海,西达云南高原,对全国农业生产与开发利用极为重要。南部的赤红壤和砖红壤地区是我国特种经济作物橡胶等的生产基地。因此,研究红壤的退化机理、提高红壤的肥力,并进一步研究红壤的物质循环,不但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而且有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