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教育》2013,(6):90-90
广州增城市新塘镇,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为"中国牛仔服名镇",享有"中国牛仔第一城"的美誉。由于未能有效实施环保治理,传统牛仔服装产业的洗水、漂染工艺对当地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周边东江水资源的安全。为此,广州增城市决定并报国家环保部批准,设立新塘漂染工业环保工业园区,将新塘地区漂染企业搬迁入园,园区集中供热、供水及集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城市规划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目的:探讨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方法,并对增城市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实践进行思考,为科学引导增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协调发展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相结合。研究结果:增城市生态建设得益于准确科学的规划控制引导,基于时代发展的制度设计和规划保障是增城市取得生态建设重大成果的根本原因。研究结论: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命题,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基础,是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广东增城市职业技术学校创办于1965年,现在是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该校在创建绿色学校工作中,始终将开展环境教育和校园环境建设放在首要工作抓紧抓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4年该校被评为广州市"绿色学校".2005年被评为增城市"安全文明示范校园".  相似文献   
4.
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政府领导,特别是主要领导的环境意识一直是能否搞好环保工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前不久,增城新塘被评为全省污染整治先进典型,在全省推广经验,从污染典型变成了治污先进,发生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增城的各级领导逐渐确立了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创造力的思路,把环保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了,一句话,环保的火车头跑起来了。  相似文献   
5.
震言 《环境》2003,(4):4-5
增城素以荔枝闻名,“增城挂绿”更是荔枝中的珍品,名扬海内外。前些年,令增城“闻名”的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环境污染,新塘镇的水污染、仙村镇的粉尘污染更一度成为环保老大难问题,许多投资者望污染而却步,令该市空有地缘之利,招商引资工作陷入困境。近年来,该市领导痛定思痛,借全国“一控双达标”之东风,以刮骨疗伤之勇气,全面开展环境整治。昔日的环保死角成为今日的投资热土,绿色的新增城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6.
钟伟青  彭力 《环境》2003,(4):10-11
开展环境整治,加强环境管理,环境执法是关键。被省领导批评为“环保死角”的新塘地区,漂染企业密布,且多为作坊式的小企业,舍不得花钱搞污染治理,污染治理设施简陋,治理效果极差,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还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想方设法偷排污水(偷偷排放未经治理的生产废水),成为环境执法的准点。  相似文献   
7.
增城市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利用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是在土地利用的研究中产生并发发展起来的,以协调人与景观的相互,达到合理利用土地为目的。在景观生态学和土地利用的相关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反映景观生物的一些结构、功能指标,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增城市的土地利用的特征进行生态分析和研究,为达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各景观类型间协调发展的目标而提供量化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增城市是小水泥厂粉尘污染严重的地区,通过分析增城市水泥行业污染现状,提出符合增城实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泽 《环境》2006,(8):21-23
在经过严格的听证程序后,最近增城市人民政府做出决定,依法责令关闭7家未能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水泥企业。增城目前尚有56家水泥厂,由于污染严重,预计2008年将全部关闭。其中,仙村水泥企业群是长期整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钟奇振 《环境》2003,(4):12-13
近年来,增城市根据《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提出的“东进西联,南拓北优”的战略。大打“生态牌”,“环境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生态农业,去年更被确认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在广州的唯一试点,其依托的一张王牌就是北部仍然山青水秀的广大山区。增城市把北部山区定位为增城市和广州市的绿色生态屏障,在北部山区的派潭、小楼、正果等乡镇掀起了争创生态示范镇(村),打造生态名牌的热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