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品读婺源     
卢桢 《防灾博览》2006,(4):42-43
知道婺源,不仅仅因为这里是南宋理学大师朱熹的故里,中国铁路建设鼻祖詹天佑的桑梓;不仅仅因为这里的蓝天白云、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是  相似文献   
2.
张应松  黄俊 《绿色视野》2014,(11):40-43
在群山环抱的中国第一状元县安徽黄山市休宁县新安江源头,有一条玉带般蜿蜒奔腾倾泻而下的沂源河,在河流上游一排排临溪修建的黛色农舍房前屋后,都挖有用石块砌筑的10多平方鱼塘,引泉流活水养鱼,以野草喂养。植被掩映的鱼塘,水深一米清澈见底游鱼尽现,成为当地特有奇景。在板桥乡梓坞村74岁老人汪宏珠眼里,池鱼不但能听懂她的话,而且比他的亲孙子还亲。  相似文献   
3.
以江西婺源为案例,利用内容分析法分析了游客感知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历时演化.研究发现,10年来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感知总体较稳定,对旅游设施与服务、社会环境气氛与价格和情感感知形象积极评价增多,但随着旅游的开发,对部分自然景点的提及率和描述有所改变,商业化、旅游开发导致的负面感知形象出现.研究强调了网络资料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与优势,对婺源借助互联网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分析指出社区参与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认为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机制理论研究不足是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制约瓶颈.以江西省婺源县为例,剖析了婺源县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问题,并对婺源县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几点战略性思考.研究的意义在于,能给今后学界对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导向,以期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无梦到徽州     
古老的徽州.是溪带亭楼、雾惑烟村、江花胜火、莺啼蝶舞的天然写意,是檐角峭立的马头墙,独特而雅,是悠悠水畔的黛瓦粉墙,是古朴典雅的枕水人家。最能凝聚徽州之魂的,是遥望高墙白屋的近乡之情。婺源.古徽州六县之一。走在婺源乡村清晨石板微凉的小径中,抬眼望去,檐上的青瓦长出了绿苔,宽驳的墙体也失去了初时的明朗,但墙体斑驳,民居鲜活。幽幽的清冷中.苏醒着一个村庄的梦。  相似文献   
6.
婺源县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县,也是江西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本文对其地质灾害现状与形成机制作了深入研究,为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减少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职业安全》2006,(6):84-85
这组图片拍摄的是江西婺源民居。乍看之下,很有些江南水乡的影子。青山绿水掩映,微波荡漾,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春的气息——温暖、清新、活力。雨后微湿的青石板路,将人带回久远的童年时光。古色古香的传统桌椅,散发着淡淡墨香的中国山水画,这一切都恍若记忆中老祖父的堂屋,勾起回忆无限。  相似文献   
8.
正日前,江西省住建厅、发改委和工信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我省智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争取到2020年建成全省智慧化应用体系,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新政务、新经济、新生活、新城市,为江西省城市转型发展提供新模式。目前江西省已有南昌市红谷滩新区、萍乡市、新余市、樟树市、共青城市和婺源县6个市(县、区)入选  相似文献   
9.
陆辉 《绿色视野》2015,(4):61-63
行走在徽州的乡野和村落,只要您稍加留意,便可随处寻见那一株株高大挺拔、枝干遒劲的古树,虽然历经千百年的岁月沧桑,依然英姿勃发、葱茏吐翠、浓荫匝地。每每经过这些古树,不由得让人脚步放缓,抬头仰望,心生暖意。历史上,在黄山市与绩溪县、婺源县共同构成的古徽州地区,山林经济一直是支柱性产业。徽州人在长期培育和利用森林资源的过程中,自觉养成了爱护树木、注重生态的意识和观念。根据2014年黄山市开展的古树名木普查数据显示,全市现有登记  相似文献   
10.
婺源景区车流量最大的东线旅游公路为研究对象,并以车流量少的浙源-庐坑路段土壤为对照样。通过合理布样、精确检测以及风险评价,确定旅游公路沿线重金属Cu、Pb、Zn、Cd分布状况和污染程度。结果显示:鹤西-李坑、晓起-江岭、汪口-江湾、江湾路段沿横向变化情况为重金属含量随着横向距离的增加而下降,其峰值位于距路基0 m或5 m处,受地形、风向的影响,导致各个路段部分测点某些重金属左侧含量高于右侧,或者右侧高于左侧,且各个路段的分割点不同;公路土壤重金属分布受自身和外在因素综合作用的程度不同,故各个路段Zn、Cd、Pb、Cu超标范围不同;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四个路段的评价结果为潜在生态危害最大的重金属是Cd,等级为强,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最大的是江湾路段,等级为中等,需要指出的是,Cu的污染系数和超标范围为四个重金属之最,其危害也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