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174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43篇
综合类   256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24篇
灾害及防治   2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略论生态资本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生态资本及生态基本属性,探讨生态资本经营的基本规律,并从企业,政策和社会三个方层面讨论经营生态资本应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无废指数”:“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定量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权  王夏晖 《环境保护》2020,48(8):46-50
按照国家推进"无废城市"建设总体部署,2020年"无废城市"建设需综合评估试点建设成效,系统总结试点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模式。我国的不同试点城市之间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发展阶段以及城市功能定位等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构建适合"无废城市"建设成效的综合量化评价方法。本文基于"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以固废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为导向,兼顾试点城市共性与个性特征,采用必选指标和可选指标梯度差异赋值的方式,构建了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耦合应用无量纲算法和指数评分法,探索构建了"无废指数",可用于量化横向比较产业结构同类型的不同试点城市间的建设成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近年来在拓展监测能力,提升监测现代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制度建设,实施目标管理等方面采取的举措,指出在我国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变的关键时期,环境监测站应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充分发挥为管理服务的前瞻性、监测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及实施环境决策的支持性作用,积极推进环境监测事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文章依据河谷洪泛湿地自然属性和城市景观生态学原理,论述了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洪泛湿地的城市景观生态价值和环境功能,提出了哈尔滨松花江北岸洪泛湿地及自然景观资源今后开发利用的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环境权概念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通过考察环境权的内涵及其价值取向,分析和探究环境权的基本属性及法律特征,理清有关环境权的基本概念,为我国环境立法以及环境权观念和法律意识的树立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青藏高原湿地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强大的空间信息管理和分析功能,以青藏高原湿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利用ArcGIS软件,根据现有生态环境信息资料,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分析,寻找合适的方法,建立青藏高原湿地信息系统,设计了湿地生态系统数据库结构,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进行湿地生态资源调查和湿地专题地图的绘制,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和数据的精度,为青藏高原湿地资源的管理提供先进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有效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完成污染减排约束性指标等要求的提出,环境保护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环保工作任务也愈加艰巨而紧迫。由于环境具有跨区域、跨流域的自然属性,如何完善我国的区域环境管理体制,是当前环保工作面临的一项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