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6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下,采用银修饰的碘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Ag/I—TiO2)对某食品厂山核桃加工废水进行光催化预处理的效果。结合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的表征结果,来分析催化剂结构对于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Ag含量、废水初始pH(pHi)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及水质可生化性(B/C)提高的影响。并得出适宜的反应参数为:3%Ag含量;pHi为6;光照时间为240min。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45%,废水B/C比由0.17上升到0.31。光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降低山核桃加工废水的COD含量,并达到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山核桃预加工废水主要集中在采摘期后15~20天内,主要在脱蒲水选生产工艺中产生。采用芬顿试剂氧化-石灰法处理山核桃预加工废水,并添加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APAM)助凝剂,处理后的出水COD及色度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一级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临安市山核桃主产区的发展为例,从山核桃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环境问题,引起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促进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的对策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指出山核桃这一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存在农业投入品滥用、生态系统脆弱、农业生产环境被污染等问题,提出通过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确立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补偿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模拟太阳光下,采用银修饰的碘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Ag/I-TiO2)对某食品厂山核桃加工废水进行光催化预处理的效果。结合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分析(BET)、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的表征结果,来分析催化剂结构对于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Ag含量、废水初始pH(pHi)和光照时间等因素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及水质可生化性(B/C)提高的影响。并得出适宜的反应参数为:3%Ag含量;pHi为6;光照时间为240 min。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45%,废水B/C比由0.17上升到0.31。光催化氧化法能够有效降低山核桃加工废水的COD含量,并达到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走进临安岛石镇.这里满目青翠、秀丽烂漫.这方被革命的火种洒播过的土地,以"中国山核桃第一镇"著称,淳朴的民俗风情和山核桃的美味一定使你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长期生草栽培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人工林土壤肥力、真菌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为其他人工林生态经营提供参考,在山核桃人工林地进行了为期10 a的定位试验.设计了油菜(BR)、紫云英(AS)和油菜+紫云英(BA)这3种生草栽培模式,并以清耕(CT)作为对照,测定了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及土壤碳、氮和磷循环酶的活性.结果表明:(1)长期生草栽培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和可利用性,并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pH(P<0.05).(2)长期生草栽培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组成,提高了土壤真菌群落中利用易降解有机物的子囊菌门的相对丰度,而抑制了分解顽固有机质的担子菌门的生长.土壤优势属发生改变,BR和BA有利于提高能够和植物形成互利共生结构的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AS有利于提高分解动植物残体的菌根真菌的相对丰度.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因子中的pH、水解性氮、微生物量氮和水溶性碳,对土壤真菌群落的组成具有显著影响.(3)长期生草栽培提高了参与土壤碳和氮养分周转的蔗糖酶、β-1,4-葡萄糖苷酶、亮氨酸氨基肽酶和蛋白酶的活性.除BA外,其他生草都降低了进行土...  相似文献   
7.
典型山核桃产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异质性及其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是我国特有的高档干果和木本油料植物,目前关于山核桃林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典型山核桃产区临安为研究区,系统采集了188个山核桃土壤样品,采用地统计学以及Moran's I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异质性,并对山核桃林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Cd、Cu、Zn、Pb、Ni、Cr平均含量分别为0.37、40.76、87.61、30.10、28.33、56.57 mg·kg-1,其中Cd、Cu平均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33和2.87倍.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均有样点超过土壤背景值,且Cd、Cu、Zn、Pb、Ni有部分样点超过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表明研究区土壤已具有Cd、Cu、Zn、Pb、Ni、Cr不同程度的累积特征,局部土壤已受到Cd、Cu、Zn、Pb、Ni的污染,其中Cd最为严重,达到了强生态危害程度,Cu次之,总体上重金属呈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基于半方差函数分析得出,Cd、Cu、Pb、Ni、Cr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而Zn属于中等空间相关性.Moran's I指数以及克里格插值结果揭示重金属Cd、Cu、Zn、Pb、Ni、Cr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和局部空间聚集现象,高值主要集中在太阳、岛石、清凉峰、河桥以及湍口几个乡镇,且以重金属Cd、Cu污染风险概率较高.土壤Cd、Cu、Zn、Ni、Cr高值分布主要与矿区开采有关,而Pb与钾肥的施用密切相关.可见,研究区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8.
历山山核桃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atrick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Pielou指数、Alatalo指数等5个多样性指数,结合TWINSPAN分类,研究历山自然保护区山核桃(Juglans mandshurica)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类型、结构及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35个样方分为7个群丛,各群丛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之间存在差异,各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的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存在差异,山核桃群落物种多样性受其所处的坡向、坡度、土壤类型等物理微环境及群落物种组成、干扰等共同影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群丛间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差异不显著,各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之间的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也差异不显著,这说明山核桃群落生境异质性小,物种对地带性气候有相似的适应特征以及相似的资源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9.
山核桃作为一种非木质林产品,其经营模式选择对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举足轻重。论文以浙江省临安市和淳安县为案例,基于山核桃经营模式与可能影响因素分析,根据121户农户调查和9组参与式小组访谈信息,就农户对经营模式选择意愿进行统计描述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定量分析影响经营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户主的年龄和教育年限分别在5%和1%水平上对"是否愿意改变现有山核桃经营模式"有显著影响;而户主的年龄和性别、地域变量在5%水平上对"是否愿意采用山核桃生态化经营模式"有显著影响。据此提出建议:①因地制宜、分步推进生态化经营模式;②非木质林产品的生态化经营需要政府、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多方参与;③生态化经营具体模式设计应综合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