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6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670篇
环保管理   74篇
综合类   426篇
基础理论   24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70篇
灾害及防治   1687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4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86篇
  1995年   97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系统基于气体浓度光学分析方法理论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光谱气体检测技术开发,实现了对煤矿火灾与瓦斯灾害超前预警、灾害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实时监测和煤矿环境气体爆炸危险性辨识,对于煤矿灾害防治、救灾过程中杜绝次生灾害,保障煤矿工人及救护队员的生命安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4.
云南马关县泥石流死亡9人,2人失踪2008年8月11日,位于云南东部的马关县都龙镇因连降暴雨引发泥石流,导致9人死亡,2人失踪。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岸侵蚀灾害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全基 《灾害学》1992,7(4):39-42
文章通过大量实际资料展现了我国海岸侵蚀灾害的严重性;从入海泥沙、人类活动、地面沉降、海岸特性、海平面上升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海岸侵蚀的原因;提出了一系列防治海岸侵蚀灾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关中地区飑线天气的预测及灾害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标  张汝鹤 《灾害学》1996,11(2):57-61
对1961~1990年发生在陕西省关中地区的飑线天气及其灾害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天气形势背景方面对飑线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同时就飑线的预测和防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王健  吴虹 《山东环境》2001,(3):31-31,28
对人类社会最强大最持久的威胁 ,是自然与人为的种种灾害 ;无论干旱、洪水 ,还是大火、地震都能大面积、大规模地把人类推向深渊。所以老子曰 :天地不仁。如何应对灾害威胁 ,是当今人类关注的热点。中国位于环太平洋灾害带上 ,每年都因灾害遭受重大损失。仅 1998年的三江大洪水 ,直接损失就超过 2 2 0 0亿元 ,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 8%以上 ,因此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 :要确立减灾在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坚持经济建设与减灾防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从而把我国灾防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山东位于全国灾害高发区 ,省会济南是…  相似文献   
8.
定量风险评价标准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武雪芳  陈家宜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4):152-154,158
围绕定量评价标准对风险的度量和制定风险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分析归纳了国处有着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标准,提出具有重大危害性的工业设施对员工或公众造成的风险,不应显著高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其他风险;每年10^-6的死亡风险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个人风险水平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以来,我国迎来了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黄金时期,在小城镇建设当中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道路。这就必然要将减灾概念融入城镇建设当中,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等灾害进行设防,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城镇.本文对小城镇的减灾工作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矿山环境岩土(地质)工程问题是我国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和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矿山开发、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几种对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方法和途径。得出了建立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新理论新技术和系统论的思维方法是解决矿山环境岩土工程问题的重要方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