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353篇
安全科学   107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1295篇
基础理论   127篇
污染及防治   54篇
评价与监测   78篇
社会与环境   121篇
灾害及防治   7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98篇
  2020年   83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9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溶地下河污染物运移模型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区模型(TRM)和暂时存储模型(TSM)为两种常用的岩溶地下河(管道)污染物运移模型,为了更好表征岩溶地下河污染物运移过程,开展模型对比研究.采用两种模型拟合室内管道示踪实验穿透曲线,从概念模型框架、模型优缺点、参数校正过程和物理意义、参数敏感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两种模型的异同.结果表明,OTIS软件提供TSM的数值解,而CXTFIT软件提供TRM的解析解,但两者均能通过下游不同位置的穿透曲线分段表征地下河不同阶段的污染物运移过程.两种模型的物理意义相近,均可近似描述岩溶地下河中溶质的暂时性存储现象,较好地拟合溶质运移曲线.采用TSM可校正得到暂时存储区的横截面积,但采用TRM只能获得非流动区所占的比例.两种模型中弥散系数和传质/交换系数的敏感度较低,并且弥散系数的变化对穿透曲线拖尾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为岩溶地下河污染物运移模型的选取与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陆浑水库沉积物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洛阳市饮用水水源地陆浑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程度,采集32个点位的表层沉积物,分析6种重金属(Cd、Cr、Cu、Ni、Pb和Zn)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生态风险评价及源解析.结果表明:Cd、Cu、Pb和Zn含量超过黄河流域河南段重金属土壤背景值,分别是其8.8、2.0、6.5、2.3倍,重金属存在明显富集,且主要污染集中于坝前区域.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Cd为强污染,Pb为中-强污染.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陆浑水库沉积物重金属风险呈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增强的趋势,总体处于高度生态危害,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均值达到312.94,其中Cd为主要贡献因子.富集系数法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Cd、Cu、Pb和Zn主要为人为源,Cr和Pb以自然源为主.总体而言,陆浑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Cd和Pb污染相对较重,可能会对水库水环境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3.
何山  尹心安 《环境工程》2020,38(10):76-82
河流生态流量管理对于保护下游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库生态调度的研究中,为了给不同流量时期提供不同生态流量,下游生态流量管理越来越复杂化。人们倾向于采用更复杂的生态流量管理来改善生态水文情势。然而,除了生态流量管理,水库入流类型也会影响生态水文情势,进而影响生态流量管理效果。因此,研究不同入流类型对生态流量管理效果的影响,有助于在考虑水库调度成本的情况下,在水库生态调度之前更好地选择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通过分析全球径流,总结出3种入流类型。为了对比不同的生态流量管理方案,采用了4种通用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结果表明:当水库入流量年内分配较均匀、流量曲线变换平缓时,生态流量管理方案的改变不会影响河流生态水文情势,即这种类型的入流对生态流量管理方案不敏感。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中国境内的湖泊、水库、河流等淡水系统CH4排放研究的相关成果,对203个湖泊(595个样点)、46个水库(221个样点)、112条河流(441个样点),总计1257个样点的CH4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中国淡水系统(湖泊、水库、河流)CH4排放的一般特征,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并进一步估算和评估了中国淡水系统CH4排放总量水平.结果表明:1)中国湖泊CH4排放通量平均为(1.17±1.87) mg/(m2·h),蒙新湖区((3.84±0.57) mg/(m2·h))和东北湖区((2.62±3.54) mg/(m2·h))较高,青藏湖区((1.94±4.13) mg/(m2·h))次之,东部湖区((0.81±0.90) mg/(m2·h))较低,云贵湖区((0.19±0.26) mg/(m2·h))最低;湖泊CH4排放通量呈显著的纬度模式,高纬度地区湖泊CH4排放高于低纬度地区;2)水库CH4排放通量((1.25±1.78) mg/(m2·h))与湖泊相似,水库消落带较高的排放通量((4.34±4.45)mg/(m2·h))对水库CH4排放具有重要贡献;3)河流CH4排放((0.82±1.14) mg/(m2·h))略低于湖库,长江水系CH4排放通量((0.98±2.38) mg/(m2·h))和黄河水系((0.85±0.75) mg/(m2·h))相近,高于海河水系((0.54±0.93) mg/(m2·h)),辽河、珠江水系研究较少,数据变异性极大;4)受降水、温度、径流稀释等影响,淡水系统CH4排放呈显著的季节变化,其中湖库排放夏季高于秋季,冬春季较低,而河流则春秋季高于夏冬季;5)基于外推法估算全国湖泊、水库、河流CH4排放总量分别约为0.96,0.29,0.76Tg/a,相当于全国湿地系统排放的75%.由于较大的时空变异性以及监测数据分布的不均匀性,目前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淡水系统CH4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仍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6.
小型水库数量众多,在防洪、灌溉、供水、养殖和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18年7月(丰水期)和2019年4月(枯水期)对南京市37个小型水库水质进行了调查。丰水期总氮平均浓度1.01 mg/L,显著低于枯水期的1.49 mg/L。丰水期总磷平均浓度0.057 mg/L,枯水期0.055 mg/L,两个时期无显著差异。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丰水期平均浓度4.92 mg/L,不显著高于枯水期的4.58 mg/L。南京市小型水库丰水期以III类水为主(48.7%),V和劣V类占27.0%,影响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枯水期V类水比例较高(41.7%),其次是IV类水(30.5%),影响指标为总氮。两个时期富营养和中营养水库分别占比约55.0%和45.0%。平原型水库水质劣于丘陵型水库。结果表明,与大中型水库相比,小型水库水质更易受氮磷的影响,应重视小型水库的富营养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唐村水库是临沂市具有代表性的水库,2017年12月,实地调查唐村水库,设置9个代表性采样点现场调查取样。结果显示:(1)冬季唐村水库的水体叶绿素a与化学需氧量、总氮、酸碱度、总磷呈现为显著正相关。(2)依据总氮、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指标评价冬季唐村水库的水体富营养化状况,显示水体分别为Ⅲ类水、Ⅲ类水和Ⅳ类水。  相似文献   
8.
付红  刘华 《环境科技》1996,9(2):43-43
1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是研究随机现象中各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变量实际观察值的分析、计算,建立对于共同影响一个变量的诸多变量(因素)的回归方程。设随机变量Y与N个自变量其线性关系则为:对于Y,X。进行脱次的观察值,利用最小二乘法可确定B。、B。值,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方程。通过多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计算,以及相应的r、建统计检验后,认为回归效果显著后用于实际。2总硬度与氧化物相关性检测总硬度是指水体中Ca、Mg的总浓度,由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构成。前者相当于水中碳酸盐及重碳酸盐结合的C…  相似文献   
9.
通过水土流失特征和形成条件的分析,提出了水土流失的危害性。根据现场实地调查资料,阐述了控制水土流失的生物工程措施、工程防治措施和农田防治措施,为水库区的建设和保护,提供了必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方法对洋河水库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并和卡森指数方法、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方法相互比较和印证,表明该水库的营养水平在7、8、9三个月已达富营养水平,其TLIc均值在1999年和2000年分别达到61.9和63.5。10、11月很接近富营养水平,其它月份为中或中--富营养水平。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干旱年可选用修正的营养状态指数方法,而在外界因素对水质干扰强的年份,还是以相关加权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方法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