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0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路 《环境保护》1996,(3):27-29
新法治沙造林改善生态环境中国荒沙治理促进会张路一、环境生态问题姜春云副总理在纪念世界防治荒漠化和于旱大会上指出:防治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使命。在即将跨入21世纪的今天,爱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权威人士有如下评...  相似文献   
2.
我国红树林恢复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概述了我国红树林主要树种造林、退化次生林改造、优良速生树种引进技术、造林树种优良种源选择等相关红树林恢复技术的研究。根据我国红树林恢复技术研究的现状,就今后有待加强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建议,包括造林树种种源筛选,半红树植物造林技术,幼林抚育管理,恢复效果的评估等。  相似文献   
3.
4.
《环境保护》1994,(2):30-31
包兰线是连接西北与华北的主要铁路干线,全长909km,1950年8月1日全线正式通车.银川铁路分局共管辖包兰铁路正线352.6km,其中中卫至甘塘段55km穿越腾格里沙漠东南前沿.因这里沙丘高大、流动性强、危害严重,这一险恶地段被古人称为“魔鬼的城堡”.我分局所属的中卫固沙林场治沙工作者们就生活和工作在这里.40多年来,他们为了治理沙漠,确保铁路畅通,离家舍业,风餐露宿,与甘、宁、蒙三省区人民协力奋战,前赴后继,在密集的格状流动沙丘地段,用青春和生命建立了“五带一体”的铁路治沙防护体系.它不仅确保了这条铁路干线的畅通无阻,为铁路创造了直接经济效益60亿元;而且,改善了沙区的生态环境,为世界沙漠铁路树立了典范,为铁路和国家赢得了声誉.谱写了一曲波澜壮阔的人与自然抗争,改造利用自然的动人篇章.  相似文献   
5.
《环境保护》1994,(2):32-33
“天一样辽阔”的腾格里是我国的第四大沙漠.这里自然条件恶劣,年降水量180mm,蒸发量300mm,沙漠表面最高温度达74℃,沙害尘暴频繁发生,年风沙天数高达300天,最大风力11级,植被自然覆盖率不到1%.新中国成立前,腾格里沙漠的前锋已逼近中卫县城西5km处.沙漠东南前缘的高大格状流动沙岭——“沙坡头”,又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域的“黄祸之源”.它给这里带来凄惨、荒凉和“天浑地暗”.1950年中卫固沙林场成立,开始致力于治理沙漠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工作.50年代中期,中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从这里穿过.中卫固沙林场又承担了该段铁路的固沙护路任务.经过林场工人和我区各族人民40多年的实践和创造,“麦草方格”固沙法把疯狂暴虐的“黄龙”锁住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是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一项重要应对措施,与节能减排相比,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可持续等优点。近年来,世界各国就林业碳汇问题不断达成共识,国际与国内碳汇市场发展迅速。开展碳汇造林不仅有助于我国实现既定的碳减排目标,同时顺应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趋势,有望让造林者通过清洁发展机制实现经济收益。为了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碳汇造林",本刊特邀请有关专家对森林碳汇的产生背景、作用机制以及在我国开展碳汇造林工作的意义和前景进行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8.
林业是重要的碳汇资源,在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林业碳汇的重要实现形式,碳汇造林项目兼具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与贫困减缓等重要功能,其实施成效究竟如何需要进一步验证。为此,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理,利用2000—2016年四川47个县域的面板数据,采用PSM-DID模型估计了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平均效应和动态效应,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①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显著地促进了地区实际GDP和人均实际GDP的增长,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②囿于项目周期较长,此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尚不能立竿见影,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且实施的时间越长,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大;③碳汇造林项目主要通过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高居民储蓄率、提升地区政府财政收支水平等途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因此,为更好地发挥碳汇造林项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继续拓展碳汇造林项目的覆盖区域,加大专项投资力度,引导碳汇造林项目向生态脆弱的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在更加注重碳汇造林项目的长期效应的同时,应建立完善项目运行的长效稳定机制,防范潜在的自然与市场风险,保障项目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长期驱动力;加快改善地区的融资环境,鼓励居民和企业将储蓄和融资能力有效转化为投资能力,充分依托碳汇造林项目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石灰岩山地造林树种——光皮树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石灰岩山地的造林绿化,土壤条件差、难度大、任务重,选择好适生造林树种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光皮树适生特点突出、三大效益明显、营林技术可行,是石灰岩山地理想的造林树种,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造林再造林工程进行固碳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土地利用机会成本及净现值的基本原理,借鉴Benítez固碳模型,基于造林再造林工程,对我国各省区的固碳成本收益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地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且在折现率为8%的情况下,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固碳成本较低;固碳成本最高的省份是广东省,北京次之,最低的省份是云南省;以国际碳交易市场321元/t碳作为市场价格时,云南省的收益最高,为适合造林固碳的最佳省份;各省固碳成本对折现率的敏感性分析表明,折现率越低,固碳成本越低,适合开展造林固碳的省份越多;另外,内蒙古、云南和西藏三省对折现率的变化最为敏感。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全国应该统筹安排,在不同省份实施不同低碳政策,如东部沿海地区鼓励低碳技术发展,而在西北、西南地区鼓励造林再造林创造碳汇;另外,为了更加有效地推动区域性碳排放交易,提升我国竞争力,建议积极建立国内各区域间的碳汇交易制度,推进省际之间碳排放权交易,合理利用优势资源,达到省与省之间的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