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文茂 《环境》2006,(10):52-53
9月初,一场打击假冒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的“绿色风暴”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次行动由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国家环保总局环境认证中心联合发起,在具体行动过程中,将会同各地工商、质量监督等执法部门联合进行。  相似文献   
2.
初春三月 ,又迎来了第十个 3.15活动日。十年来的 3.15活动 ,不仅整治了市场经济秩序 ,也有力地遏制了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由于力度不够、不能经常坚持以及开展的不平衡等原因 ,使有些行业和地区伪劣产品仍时有抬头趋势 ,有时亦愈演愈烈。  林业生产 ,特别是林机产品的生产 ,几年来由于打假力度不足 ,个体私营小厂的粗制滥造 ,不合格品大量流入 ,极大地冲击了林机产品市场 ,造成或正在造成如冬运生产、多种经营生产和其它林业生产的机械事故 ,成为不安全因素和极大的潜在隐患 ,这一现象和事实 ,对林业生产来说 ,已经到了必须严厉整治的…  相似文献   
3.
在落实安全“问责制”问题上,存在着以下“造假”现象:造假术扯大旗做虎皮糊弄百姓2003年3月22日,山西吕梁地区孝义市驿马乡孟南庄煤矿发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使70多名矿工丧失生命,众多家庭失去亲人。经调查发现,灾难纯粹是经营者“要钱不要命”、我行我素非法开采的行为所致。但走进该矿办公楼,墙上张贴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5.
近年来,笔者在参加企业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有不少的班组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弄虚作假现象,这些现象应当引起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深感班组的安全管理工作,需要从十个方面认真打假:  相似文献   
6.
有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弄虚作假现象.笔者以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极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笔者主张,在安全工作中,也要进行"打假".  相似文献   
7.
在假冒伪劣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今天。安全生产领域同样也受到了侵蚀和影响。弄虚作假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危害了安全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8.
说起打假大家肯定会想到假冒伪劣产品,但是大家是否发现在安全生产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假”呢?我们是不是也该“打假”呢?请看本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一些生产企业频发恶性事故,究其原因,违纪违规者犯的却是常识性“错误”,且是屡禁屡犯的“错误”。从中不难看出,这些同志或企业对待制度的执行乃至整个安全生产存在着作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防尘、防毒口罩是直接关系使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个体防护装备。为保证防尘防毒口罩的产品质量,国家规定对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并由专门的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由于防尘、防毒口罩要达到国家规定的大量技术指标,因此对生产技术、设备、检测手段和质量保证体系都有很高的专业要求。 北京市塑料十三厂生产这类产品已有30多年的历史,曾多次荣获部、市级质量奖,还是原劳动部在全国首批发放生产许可证的第一家试点企业,质量优秀,产品畅销,在呼吸类个体防护装备领域中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但是近几年来,一部分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地仿制、伪造该厂产品,将偷工减料、质量低劣的防尘防毒口罩大量抛向市场,坑害使用者,损害企业的形象,激起了该厂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