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2020年8月中旬的黄昏,夕照峰林,绿柳含“百里水墨画廊”里的廖屋村到了一天中最休闲的时分,家家户户炊烟袅袅。鱼塘边的六角亭下,几位老农谈笑风生。鱼塘里几只麻鸭戏水争渡,惊飞林中一片白鹭。  相似文献   
2.
南沙龙穴岛基围鱼塘死鱼事件成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环境科学》2003,18(3):26-28,42
  相似文献   
3.
养殖鱼塘底泥微生物抗生素耐药基因分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开  吴佳佳  朱诚 《环境科学学报》2017,37(10):3649-3655
针对水产养殖中抗生素滥用引起微生物耐药基因污染的现象,本实验以杭州市某水产养殖区底泥样品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底泥样品中抗生素含量,并从其中分离出74株可培养细菌.采用PCR方法对分离菌株中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和整合子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除tet A(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未被检出外,其余3种耐药基因及整合子基因均被检出,其中qnr S(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出率最高,为50.00%.另外,利用16S r DNA序列分析技术将分离菌株鉴定为12个属、19个种,包括环境中多种常见土著细菌及部分致病菌,其中气单胞菌(Aeromonas spp.)数量最多(29株),占分离菌株的39.19%.掌握水产养殖区中ARGs的污染现状,对控制其传播、保障食品安全和保护微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雪良 《环境》2009,(3):32-33
案情回顾 养户郑涛发现自己承包的鱼塘出现鱼浮头并有鱼死亡现象,经查是由于城市排污管道破裂,污水改道进入鱼塘所致。郑涛当即决定先抽水捕鱼,同时与当地市政公司交涉。后来当地市政公司动工重新铺设了一条排污管道。在此期间,因污水进入鱼塘,造成部分鱼死亡,死鱼发出严重恶臭。  相似文献   
5.
沈立 《环境》2014,(11)
正无论白天还是黑夜,无论刮风还是下雨,总能看见他们忙碌的身影;工厂里、田野上、街道中,都曾留下他们战斗的足迹……没穿制服却执法如山,得罪不少人也受过不少委屈,但他们从不低头从不折服,挺着腰杆像战士一样时刻保卫着我们生活的这片天地。他们,就是冲锋在环保一线的环保执法人员,用心血与汗水书写着环保人的忠诚,将"最强环保执法"镌刻在佛山3800平方公里大地上。"我们凭的不是别的,正是对偷排企业绝不姑息,奋战到底的气势!"——禅城区环境保护和城市管理局环境监察  相似文献   
6.
采样测定了天津地区2典型鱼塘鲫鱼、鲢鱼、水、悬浮物、沉积物和鱼塘周边表土中的DD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发现,2鱼塘各主要介质以及鱼体肌肉和器官中都富集了较高浓度的DDT。鲫鱼和鲢鱼肌肉中DDT的含量分别为(66.4±2.7)ng·g-1和(24.3±23.4)ng·g-1。肝胰脏、肠和鱼鳃中DDT含量一般高于肌肉,其中肠的富集量最大,是肌肉的3倍以上。生物富集系数(lgBCF)分别为3.7和3.3。2鱼塘鱼体和各相含量有较大差别,鱼塘介质中悬浮物富集浓度最高。表土污染相对严重地区的鱼塘中各介质和鱼体DDT含量均高于另一污染较轻的鱼塘。污染严重鱼塘的DDE/ΣDDT含量比值也相对较高,反映早期污染残留的重要特征。尽管如此,仍然较高的DDT含量以及悬浮物中很低的DDE/ΣDDT含量比值说明很可能还有污染源存在。  相似文献   
7.
珠江三角洲养殖鱼塘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珠江三角洲主要养殖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程度,用电感藕合等离子质谱法和原子荧光法测定了肇庆、广州、惠州和茂名4市14个样点沉积物中7种元素的水体及底泥总量,并对底泥中主要重金属污染状况及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养殖鱼塘水体中Cr质量浓度范围是nd-0.1011 mg·L-1,超标率为7.1%,Cu质量浓度范围为nd-0.1438 mg·L-1,超标率为64.3%,As质量浓度范围是0.0112-0.0812 mg·L-1,超标率为24.1%,Hg质量浓度范围是0.00004-0.00458 mg·L^-1,超标率为35.7%,Pb质量浓度范围为nd-0.0973 mg·L^-1,超标率为6.8%,其余Ni、Zn和Cd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nd-0.0218、nd-0.0232和nd-0.00319 mg·L^-1,均未超渔业水质标准;底泥中重金属元素Cr、Cu、Zn、As、Hg、Cd和Pb的平均值分别为83.86、46.19、242.16、32.38、0.64、1.00和60.06 mg·kg^-1,地积累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程度顺序为Cd>Hg>Zn>Pb>As>Cu>Cr,其中,Cd污染程度为中-强,是底泥污染最严重的元素。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分析,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生态风险均值排列顺序为 Hg>As>Cd>Pb>Cu>Zn>Cr。对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的贡献率最大的元素为Hg、As和Cd。4个市底泥潜在生态风险综合指数(RI)比较,惠州(290.13)>广州(240.54)>茂名(193.23)>肇庆(116.40)。Hg和Cd是该水域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大的元素。  相似文献   
8.
丁醚脲农药对3种水生生物的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丁醚脲乳油和悬浮剂2种剂型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5%丁醚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为高毒,对河蟹为低毒;质量分数50%丁醚脲悬浮剂对斑马鱼为高毒,对河虾为中毒,对河蟹为低毒。在室内毒性试验的基础上,应用多层次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评价丁醚脲对稻田-鱼塘模拟生态系统中水生生物的风险性。结果表明,质量分数25%丁醚脲乳油对斑马鱼、河虾具有极高的风险性,对河蟹影响较小;质量分数50%丁醚脲悬浮剂对斑马鱼也具有较高风险,对河虾、河蟹的风险性较低。鉴于丁醚脲对水生生物有较高的风险性,为保护环境有益生物,应当禁止或限制其在稻田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现代职业安全》2013,(1):88-89
挖断电缆致跳闸 事件经过 2009年9月5日20时,某单位乙方队伍在鱼塘旁进行挖掘作业时,装载机把电缆挖断,造成整个鱼塘和经警值班室失电,低压配电室开关跳闸。  相似文献   
10.
IntroductionTheannelidPiscicolageometra(L)otherwiseknownasfishleechisacommonparasiteoffreshwaterfishes.Someareectoparasiticonpoikilothermicandhomoeothermicvertebratessuchasamphibians ,molluscs,andworms ,feedingontheirblood(Cheng ,1973;Duijn ,1973)causingcons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