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12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中国绿洲喜凉作物(chimonophilous crop)分布区39个站点1960~2016年逐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趋势法、反距离加权插值(IDW)、Morlet小波、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的时空变化对变暖停滞的响应.结果表明:①变暖停滞期,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起、止日及生长期日数以-0.2d/10a、0.33d/10a、0.53d/10a的趋势变化,较1960~2016年起始日提前趋势减缓1.01d/10a,终止日推迟减缓1.28d/10a,生长期日数延长减缓2.3d/10a,对变暖停滞有响应.②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起始日对变暖停滞响应的站点有44%,终止日和生长期日数均为49%,主要分布在南疆、柴达木盆地和河西绿洲,其中河西绿洲对变暖停滞响应最明显,南疆次之,柴达木最小,而北疆绿洲不存在滞缓现象,显然空间差异明显.③M-K检验显示,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起、止日及生长期日数分别在2001年、1990年和1997年发生突变,起始日晚于变暖停滞起始年份,终止日和生长期日数早于变暖停滞起始年,且分绿洲生长期日数突变年与变暖停滞起始年相接近.④Morlet小波得出变暖停滞期其变化稳定存在2.4~4.3a的震荡周期,表明未来几年中国绿洲喜凉作物气候生长期仍持续延长.  相似文献   
2.
简要的回顾水流横向扩散系统的研究现状,介绍了三种用实验求算横向扩散系统的方法,并就嘉陵江的示踪剂扩散试验以及利用现有的扩散系数资源,推求非试验江段的扩散系数的计算式作了详细的叙述。  相似文献   
3.
应用改进密切值法进行地表水环境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跃  张江山 《环境工程》2007,25(5):91-94
针对密切值法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引入目标差值率和虚拟优点、劣点的概念,对密切值法进行了改进.将改进后的密切值法应用于地表水环境综合评价中,经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简便实用,且从评价结果可获许多潜在的信息,是开展地表水流域水环境综合评价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析水体富营养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的最大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江大河及湖库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国家环保总局在“八五”期间把水污染治理重点放在三江、三湖,尤其是在两大淡水湖泊太湖和滇池的富营养化治理过程中,从地方到中央极其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污染治理,但是,治理成效不是十分理想。此类污染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富营养化发生机理,提出控制营养盐水平和调节水流流态并举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确定常熟氟化工项目排污口布置方案 ,本文在分析长江常热段水环境特征的基础上 ,针对其复杂的水下地形和水流流场 ,建立了较为准确和实用的平面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数学模型 ,预测计算了三套方案污水对重点保护水域影响程度和范围 ,并从水流流场、水质影响评价、技术经济多角度对方案进行了比较论证 ,最终推荐污水江中排放的方案 ,为项目的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子洲径流站和离石王家沟试验站的径流场观测资料为基础,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沟系统中高含沙水流特征与地貌因素及重力侵蚀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土坡面的地貌垂直结构和由此所决定的侵蚀作用垂直分异,对坡面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高含沙水流形成于峁坡下部和沟坡,并在各级沟道中进一步发展。坡度对高含沙水流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如果侵蚀过程以溅蚀、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不发生切沟及显著的重力侵蚀,则存在着一个坡度临界值,大于此值后,含沙量反而减小。重力侵蚀对坡沟系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强烈的重力侵蚀的参与,高含沙水流的沙峰滞后于洪峰,落水阶段的含沙量常常大于同流量下涨水阶段的含沙量。  相似文献   
7.
例1:患者49岁,孕4产3,孕40周,持续性枕横位,活跃期停滞行剖宫产,术中娩出胎头困难,致子宫切口左侧延伸约2cm,常规缝合后关腹,术后9小时病人心慌恶心,血压下降,给予输血600毫升及液体治疗,血压恢复正常。术后20h,产妇颜面苍白,呼吸困难,上腹胀气明显,血压再次下降,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故行开腹探查术,术中吸出腹腔游离血200毫升,  相似文献   
8.
经过连续几天的暴雨冲洗,早已湿透、不堪重负的地面形成了纵横交叉的地下水流,这些水流在几个小时内迅速汇集成河,形成一股来势汹汹的激流,所向披靡,把地面打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当7位洞穴学者准备进入法国西南部格拉玛附近的维塔赫尔洞穴时,他们根本没料到几小时后,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  相似文献   
9.
西江水流至中途,蜿蜒绕过云浮,给这片近7780平方公里的南粤沃土倾注了无穷活力。有了西江之水,云浮更灵秀动人。  相似文献   
10.
针对陇东黄土塬区域城市排水造成的大面积积水土流失及排水工程严惩破坏的问题,分析了原因并指出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将水截留在塬上并加以资源化利用。对于排水下塬工程应充分考虑高速水流特性,采用有关研究报告中推荐的最佳方法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