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3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71篇
基础理论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凡口铅锌矿床是发育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海底热泉喷溢沉积矿床,以“一大二富三集中”的特点和典型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吸引着中外矿床地质工作者。常量元素和矿化元素的分布、矿物包裹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和硫同位素组成反映出该矿床与外生作用有关。铅同位素组成具有壳源和下地壳来源铅的特征,矿物包裹体水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溶液可能与深层建造水有关,后期与大气降水有关。矿区主要矿层经历海底热泉喷溢沉积-成岩的演化。  相似文献   
2.
3.
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已被广泛地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可供选择的CO2减排手段。据预测,其减排贡献将从2020年占总减排量的3%上升至2030年的10%,并在2050年将达到20%左右,成为CO2减排份额最大的单项技术。本文介绍了CCS的主要技术环节(捕集、运输、封存)、封存地类型和目前国际上开展的主要CCS示范项目及发展趋势。同时特别探讨了海底封存CO2的可行性、封存潜力以及我国在海底封存CO2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将CO2注入海底已经成为目前碳封存的一种有效方式,而CO2海底封存泄漏会引起pH降低造成海水酸化,改变海水化学环境及海洋生态系统等。本文分析并建立了含有缓冲项的CO2与pH之间换算的动态数值模型,并针对CO2海底封存泄漏对pH的影响做了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并完善数值模型,旨在为中国CO2海底封存风险控制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对海底管线穿孔后如何阻止溢油、减少海上.油污染,提出了采用负压保护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6.
1杭州湾海底输油管道及其海域基本情况杭州湾位于浙江省北部、上海市南部,东有舟山群岛,西有钱塘江注入,海底敷设有3条平行且相距50m的φ711mm、φ762mm、φ273mm管道,输送进口原油和石脑油。海底管道由慈溪新浦镇半掘浦下海,至平湖全塘镇白沙湾上岸,每条长55.6km。北岸(白沙湾)5km地形起伏较大,中段45km地势平坦,最高点在南岸海塘前沿,  相似文献   
7.
《防灾博览》2011,(2):88-88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警示人们要加强对海洋灾难的监测。来自上海市科委的消息,"海洋环境监测"已被列入该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投资4000万元的"东海海底观测网"将在未来五年内建成。  相似文献   
8.
中国大洋第19航次科学考察队的“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在西南印度洋脊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确定了热液喷口位置.并在东南印度洋中脊发现新的海底热液异常区。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也是世界上首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和超慢速扩张洋中脊发现正在活动  相似文献   
9.
钟婉婷 《环境教育》2010,(12):65-65
大连输油管破裂,造成原油泄漏,引起海洋污染,牵动着我们每一个绿色小记者的环保之心,张冠秀老师及时在“绿鸽”环保群里发出号召:伸出援助之手,收集吸油物资。我们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上早就知道了石油对海洋的危害,丝毫不敢怠慢,急忙各处寻找。  相似文献   
10.
弃置平台与管线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洋平台及海底管线会随着海上油气田的开采完成而结束其使命,并置于废弃状态。文章论述了废弃平台管线结构由于废弃失效、清洗及拆除对海洋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对海洋环境的持续性影响,并从完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环评管理程序、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合理选择弃置方案、再利用等五方面,对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科学、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