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涡河流域中部地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水是涡河流域中部地区重要的供水水源,但普遍面临着污染及水质异常等问题.本文在调查采样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Piper 三线图、Gibbs图和离子比值等方法对不同深度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地下水总体为弱碱性水,不同深度地下水中的优势阴、阳离子均为HCO3-和Na+.浅层...  相似文献   
2.
安徽北部涡河断裂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地震危险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河断裂整体走向310°左右,全长约190 km,断裂在卫星影像图和区域重、磁异常图上均有明显显示,是安徽北部一条重要的第四纪活动断裂。本文通过采用高精度重力测量法和激发极化电测深法,对研究区进行物探勘测工作,确定了断裂的大致位置及产出状态,认为涡河断裂埋深150 m左右,断层宽度约为150~200 m,倾角近直立,具正断层性质。结合野外地质调查情况及前人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涡河断裂第四纪以来具有较强的活动性,是一条影响范围较广、规模较大的断裂。通过分析涡河断裂与近EW向横向构造的关系,将断裂分成北、中、南三段;结合地震空区理论分析认为南段未来发生Ms5级以上地震的危险性最大,其最大震级在5.5级与6级之间。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涡河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采集涡河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中深层地下水样品,运用Gibbs图、离子比例和MixSIAR模型等方法对各类水体的水化学参数和氢氧同位素进行分析,揭示并量化了各类水体之间的转化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呈现中性至弱碱性,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以Cl·SO4 ·HCO3 -Na和Cl·SO4 -Na型为主,浅层地下水以HCO3 -Ca·Mg和HCO3 -Mg·Na型为主,中深层地下水主要为Cl·HCO3 -Na型.各类水体的水化学特征受到岩石风化、蒸发浓缩及正向阳离子交换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δ18O和δ2H分布特征表明大气降水是该区域水体的主要补给来源,且地下水δ18O和δ2H值与K+、Na+、Cl-、SO4 2-和NO 3-浓度存在显著相关性.根据MixSIAR模型分析结果,地表水接受大气降水和浅层地下水的贡献率分别为46.5 %和53.5 %;浅层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分别为大气降水(57.4 %)和地表水(42.6 %);中深层地下水的补给主要来自上游地下水的侧向径流补给.  相似文献   
4.
《绿色视野》2012,(6):25-26
6000万治污让涡河清又清安徽双轮酒业坐落在老子故里,涡河北岸的高炉古镇。白酒行业是耗水大户,生产污水化学需氧量相当高,而酒厂又紧邻淮河支流、涡阳县"母亲河"涡河这样的生态敏感地带。"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酿不成美酒,如不在环保投入上下血本,企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双轮酒  相似文献   
5.
简要阐述了近年来涡河亳州境内水质污染现状,分析了河流受污染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分析水体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论文以引江济淮工程涡河段为例,首次提出MIKE 11模型结合稀释流量比m值法计算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1)基于MIKE 11模型的m值法计算环境容量来分析河流水体环境容量的动态特性是可行的,它综合了环境管理中的总量控制和质量控制思想。2)通过对参数的合理取值,可建立客观反映模拟河段水动力、水质时空演变规律的模型;MIKE 11模型综合考虑河床糙度、纵向扩散系数、综合衰减系数、地表储水层最大含水量、土壤或根区储水层最大含水量等因素,水深的绝对误差(Re)、确定性系数(R2)和Nash-Suttcliffe系数Ens分别为3.30%、0.990和0.984;流量的Re、R2和Ens分别为9.8%、0.969和0.997;义门大桥断面COD模拟误差为13.7%,氨氮模拟误差为14.7%。3)基于MIKE 11模型的m值法计算谯城区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220.48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0.97 g/s;涡阳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7.05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2.56 g/s;蒙城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30.58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4.47 g/s;怀远县COD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76.59 g/s、氨氮的月均环境容量为10.67 g/s;与传统的一维模型计算值相比,计算精度更高。结论认为,此方法可为MIKE 11模型的应用拓宽新思路,为引江济淮工程中河流水体的动态水环境容量计算提供依据,为污染物在横断面均匀混合的非感潮河流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和流域水污染治理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MIKE11模型入河水污染源处理措施的控制效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析入河水污染源不同处理措施的控制效能,以中国多闸坝重污染河流的典型代表—涡河为例,针对"引江济淮"工程涡河段的水质改善需求,以涡河主要污染物COD、氨氮为指标,应用MIKE 11模型建立能客观反映模拟河段水动力、水质时空演变规律的模型;结合情景分析方法对涡河流域入河水污染源不同处理措施的控制效能进行量化评估.模拟结果表明:截污是改善"引江济淮"工程涡河段水质的关键,可降低约18.9%~36.8%的COD入河负荷,以及13.9%~26.3%的氨氮入河负荷;提高污水厂的处理量是改善"引江济淮"工程涡河段水质的有效措施,可削减15.0%的COD和10.8%的氨氮污染;综合处理措施优于单一措施,通过截污、提高污水厂的处理量和排放标准可以使86%以上的河段达到IV类水体要求.本研究结果可为"引江济淮"工程沿线的水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河流综合治理工程决策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