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199篇
废物处理   34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315篇
基础理论   56篇
污染及防治   61篇
评价与监测   2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拟废印刷线路板(WPCB)的热拆解过程,分析热拆解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组分;利用真实溶剂似导体屏蔽(COSMO-RS)模型对浓度较高的污染物进行量子力学模拟,研究离子液体(ILs)组成单元对目标污染物溶解度的影响差异,分析溶解过程中主导分子间作用力类型,确定优选吸收剂;测定不同溶剂进行溶解性,验证模型适用性.结果表明:①乙酸乙酯和环戊酮是浓度较高的VOCs组分,在240和250℃时浓度分别为43.1,153mg/m3和105,252mg/m3,质量百分比总和分别为76.3%和67.3%.②高表面屏蔽电荷密度分布峰、长烷基链阴阳离子和亲电基团的存在可提高乙酸乙酯和环戊酮在ILs中的溶解度.双三氟甲磺酰基亚胺盐(NTf2-)类ILs是一类优良吸收剂.静电力和范德华力对溶解过程起主导作用.③COSMO-RS模型可定性和半定量用于预测乙酸乙酯和环戊酮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2.
3.
随着入海流量在线监测技术的兴起,本文从流量在线监测技术原理和步骤出发,对入海流量在线监测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梳理,给出了综合、全面的江河入海径流通量流程化计算方案,并将其应用到了辽河入海径流通量计算实例中。本文的研究为江河污染物排海量的准确估算和入海流量在线监测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4.
李雪松 《交通环保》2000,21(1):38-41
国际海事组织目前正在对《MARPOL73/78公约》附则Ⅱ-控制散装液体有毒物质污染规则作重大修改,内容包手胡毒液体物质和化学品,这很可能对主管机关、船公司和化工界造成严重的冲击。  相似文献   
5.
肖金树 《福建环境》2003,20(3):58-60
以石油类储存为例,通过其在固定顶罐储存、装卸的呼吸排放和工作排放的计算分析,提出控制有机液体排放的工程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易燃液体生产、使用、贮存、运输等环节极易产生静电,通过事故案例,吸取教训,提出防止静电危害措施。  相似文献   
7.
许永春 《交通环保》2001,22(3):44-45
在简要介绍了上海港散装液体危险装货物储运作业发展的基础上,分析了码头装卸作用中存在的防污染问题,提出了“三道防线”是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用液体闪烁计数法测定了本所老点核退役过程中直接和间接接触氚工作人员的尿样几十个 ,氚浓度在 1 0 2 ~ 1 0 5 Bq/L ,最大氚浓度为 2 7× 1 0 5 Bq/L ,折合剂量当量约为 0 1 9mSv。短期观测 2 3名人体氚半排期 ,其范围为 5 5~ 1 4 8d ,中期观测 5名人体氚半排期 ,其范围为 7 6~ 9 4d。 2 8名人员半排期不仅与理论值 1 0d接近 ,而且与国内外的观测值十分符合。  相似文献   
9.
太湖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内源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太湖 2 0 0 1~ 2 0 0 2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与空间数据相结合 ,采用基于因子分析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将太湖的水质参数概括为 5个主成分 ,提取并反证了湖泊水质各个主成分的科学内涵 ,分别为 :水体营养指数 (F1)、富营养化指数 (F2 )、水体溶解氧指数 (F3 )、水体色度指数 (F4)和水体酸碱指数 (F5 ) ;研究了各主成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在室内环形水槽内模拟了水动力条件下太湖底泥的起动规律 ,得到了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 (个别动、少量动、普遍动 )下的起动流速 ,并利用泥沙起动的理论模型给予了验证 ,最后得出太湖底泥在 3种不同起动标准下的起动流速分别为 :3 7.9cm·s- 1 ,46 7cm·s- 1 ,5 9 8cm·s- 1 .通过考察上覆水中TN、TP浓度的变化 ,建立了底泥中TN、TP释放率与水体流速的定量化关系 .并将太湖水量水质的同步监测资料应用在数学模型中 ,解决了以往模型中底泥释放率取为常数的不足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前几讲介绍的水蒸气爆炸、低温液化气蒸气爆炸及原油沸溢等属于传热型的蒸气爆炸.本讲的锅炉爆炸则是属于平衡破坏型.平衡破坏型蒸气爆炸的特征是在高压密闭容器内存在着具有高于常压蒸气压的液体而发生的事故.如果密闭容器内液体温度升到临界温度以上,那么,容器内将不存在液体,也就不会发生蒸气爆炸[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