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2022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酸污水 pH 值控制系统设计的一种新方案,采用新型可编程控制器和静态混合器,来替代控制系统中的智能自调装置及中和反应池,应用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来进行酸污水的中和处理.并对系统设计所涉及的一些技术关键、控制流程以及软件设计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在污泥处置策略中,污泥碱式干化被认同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处置方式。而我国由于大多采用较为原始的推送装置,不仅石灰消耗量大,而且污泥稳定化效果差,难以实现污泥性状的改善。利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混合器,在脱水污泥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7%、10%、12%和15%的500目工业石灰后,分别测定添加后污泥的温度、pH、粪大肠菌值以及臭味强度的变化,并采用模糊数学法评价了添加不同比例的石灰对污泥的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的工业用生石灰后,污泥的温度从原污泥的30℃分别升高到32.0、36.0、39.2、41.0和43.3℃;污泥中的pH从原污泥的6.5左右均升高到12以上;粪大肠菌值从原污泥的1.08×10-8 g/MPN均降为0.01 g/MPN以下;臭味强度从5级降为2级以下;污泥稳定化程度高,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都为一级。因此,添加5%的石灰即可实现污泥的稳定化。  相似文献   
3.
封例忠  丛日强  刘怡  齐艳芳 《环境工程》2022,40(10):156-161
为探明混合器形式对于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性能的影响,运用数值三维模拟对330 MW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烟道中烟气流动速度、温度、氨浓度以及流动方向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采用物理模型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验证。对比研究了使用不同形式混合器上下游速度场、NH3浓度场、压力损失及加工难度。结果表明:梯形板混合器加工简单、扰动范围大、压力损失大、对下游速度场影响大;扭叶片式混合器阻力小、对下游速度场几乎没有影响,但扰动范围小、安装角度要求高;六角星形混合器综合性能介于梯形板及扭叶片式混合器之间。六角星形混合器能够较好地实现NH3与烟气混合,下游速度场均匀性及NH3浓度均匀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化工环保》2007,27(5):412-412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石废水的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电石废水先进入反应槽,加入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后,用泵吸入水槽,通过管道泵进入管道混合器,在管道混合器中加入絮凝剂进行充分混合后,进入电石废水处理装置,出水进入监护池,在监护池中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调节废水的pH,出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不达标时,废水排人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进行吸附处理,达标后排放。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以固定混合器作为促进混合效果装置的快速混合法,并以E.Coli作为指示微生物、液氯作为消毒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均匀快速而剧烈的初始混合作用,可大大改善灭菌效果。在短至5秒的接触时间内即可达到99.99%以上的灭活效率。投氯量和接触时间对E.Coli灭活率的影响随混合程度的提高而减弱。与传统法相比,灭活率可提高100倍以上,投氯量可下降4—8倍,接触时间可大大缩短。  相似文献   
6.
《化工环保》2008,28(4)
该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式废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废水池、调节器、混合器、主反应器、分离器、管件、机泵;废水池的出水管经输水泵连接混合器混合器的出水管连接主反应器,主反应器的出水管连接分离器,分离器的上层出水口通过排液管连接到絮凝沉淀器或直接排放口,其下层通过出水管经内循环泵机回连到混合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传统氯化消毒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固定混合器作为快速混合传质装量进行氯化消毒的研究.结果表明,混合程度对灭菌效果的影响很大,在本实验条件下,当投氯量为0.5mg/1,混合程度(雷诺数为15600)较高时,接触时间仅为5秒之内即可达到99.99%以上的灭菌率.与传统相比,固定混合器可充分利用有效态氯,使处理出水水质更好,更稳定.  相似文献   
8.
基于2种传统管式混合器的特点,研究了苏尔士-凯尼斯(S-K)新型组合管式混合器在预氧化-微絮凝高速过滤技术中的应用,对苏尔士(Sulzer)管式混合器、凯尼斯(Kenics)管式混合器及s-K型管式混合器高速过滤出水水质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S-K型微絮凝方式对浊度、COD及TP的平均去除率比其他2种混合器混合方式的去除效果提高了5%~10%,分别为80.3%、64.76%和51.15%。S-K型混合器过滤形成的絮体能够充分利用深层滤料,延长过滤周期。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研究了SK型静态混合器中气液两相流的三维流场.结果表明,气液两相流体通过混合单元时湍动的增强而达到强化混合的效果,其中第1个混合单元的强化作用最强,之后沿轴向呈递减趋势,流体经第7个混合单元后混合湍动基本达到稳定;在混合单元中部区域混合效应较强烈.采用准数方程表征气液两相流压力降的关联式为:Eumix=0.737Re0.431lFr0.185g.  相似文献   
10.
金仁村  郑平 《环境科学》2006,27(6):1088-1093
研究了气升式硝化反应器的剪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反应器的剪切率呈现一定的空间分布.当进气流量为430~2 700 L·h-1时,反应器总体剪切率为(0.702~3.13)×105s-1,升流区剪切率为(1.07~31.3)×105s-1,气液分离区剪切率为(1.12~25.0)×105s-1,最大剪切率出现在升流区.操作条件和反应器结构对该反应器的剪切率均有重大影响.当进气流量控制在1 300~2 700 L·h-1时,升流区和气液分离区的剪切率先降低后升高.剪切率与导流筒直径呈负相关,导流筒直径从4.0cm增大到5.5cm,升流区、气液分离区及总体剪切率分别降低85.5%、82.3%、80.6%.而与混合元件数成正相关,当导流筒直径为4.0cm时,较之普通反应器,改进型反应器升流区剪切率增大6.14(N=10)和7.97(N=39)倍,气液分离区剪切率增大7.18(N=10)和9.14(N=39)倍,总体剪切率增大6.35(N=10)和8.44(N=39)倍.该反应器的局部最大剪切率与总体剪切率之比(β)为3.68~7.66,采用较大的导流筒尺寸和适宜的静态混合元件数可促进剪切率的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