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安全科学   1140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145篇
综合类   631篇
基础理论   62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40篇
灾害及防治   4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2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108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弧独年代     
冬梅 《环境》2001,(1):34-35
与人类关系最近的物种之一——中非山猩猩,在猿类中躯体最大,数量最少。目前,中非山猩猩仅余几百只。如果某天中非山猩猩灭绝(这在未来20年极易成为现实),它将成为世界各地媒体的标题新闻,人们将痛苦地埋怨那些应该做却没有做的事情。人类总是擅长于报道珍稀物种的消亡,因为人类以往很多次都不  相似文献   
2.
《沿海环境》2002,(9):25-26
  相似文献   
3.
4.
许家和 《环境》2002,(11):24-24
人们历来认为,世界长寿之王的桂冠,应戴在英国人弗姆·卡恩的头上,因他活了207岁,一生经历12个英王朝。而僧尼中长寿的金牌,应由英国僧侣、活到185岁的肯塔伊·江占有。但近几年有人查阅资料发现,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和最长寿的僧尼,都比不上我国唐代的慧昭和尚。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记载:“慧昭自言姓刘,为宋鄱阳王休业曾孙。年已290岁。广求为弟子,遁去,不知所终。”另据姜亮夫《历代名人碑传总表》载:“唐代高僧慧昭寿终290岁。”慧昭的具体生卒年代,则在《历代高僧生卒年表》里有明确记述:“慧昭,男,五二六年生,八一五年卒,终年二百九十岁。”  相似文献   
5.
6.
某煤粉炉CG-410/12. 5-M运行3年后多次发生水冷壁向火面管壁开裂泄漏,锅炉被迫停工检修换管。从宏观形貌、材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分析、金相分析、物相分析、垢样分析等方面出发对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确定失效是由于水冷壁管内垢下腐蚀和长期过热损伤综合作用的结果,水质异常波动是造成失效的根本原因。对水冷壁管进行了局部更换,并从源头水质管理、水处理管理、化验分析管理、在线仪表使用、锅炉停工检查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2004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数据,对南海区环境空气污染现状、变化规律及原因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美国《濒危物种法》介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冬 《世界环境》2006,(3):44-47
一般而言,对濒危物种实施法律保护是世界各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的核心.从世界范围看,美国的濒危物种保护法律制度是极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其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较为完善和成熟.对其进行研究对我国的濒危物种保护立法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鉴于此,本文对美国濒危物种保护制度的核心--联邦《濒危物种法》(the Endange red Species Act)的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的物种保护法制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9.
金华地区的氟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金华地区氟污染现状的描述和氟污染原因分析,提出余华地区氟污染防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陈俊合  张龙 《城市环境》2002,16(6):1-2,44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总结了建国后水土流失治理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广东省开展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