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48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涠洲岛,距广西北海市区以南36海里,有“中 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之称,面积25平方公里,比澳门略大。中国地质大学课题组研究推断,涠洲岛形成于70万年前至1万年前北部湾海域的火山喷发以及随后发生的海洋抬升运动,火山口至今仍清晰可辨。岛上随处可见褚红色岩石和黑黝黝的土壁,令人对当年火山喷发时蔚为壮观的情景悠悠神往,而镶嵌在石壁间的贝壳以及海水冲刷的痕迹,则使人惊叹大自然沧海桑田的神奇造化。 “不到涠洲岛,不算北海游。”涠洲岛和相距9公里的斜阳岛,素有“大小蓬莱”之称,岛上民风淳朴,风光旖旎,近年…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床板珊瑚形珊瑚的数值分类研究。实际工作是在传统“属”一级分类的基础上,对种一级的代表性化石标本进行的。作者根据数值分类的要求,在深入研究前人对各种的化石标本所作大量文字描述的基础上,提取有效的鉴定特征作为分类性状,然后对这些性状进行编码和标度,采用加权明氏距离估计任意两化石标本之间的相似性,最后根据每个属各种的化石标本间的相似性,利用系统聚类法实现对种的重新厘定。  相似文献   
3.
2012年7月在广东徐闻海域采集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分解获得珊瑚小穗,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温度、pH、盐度渐变单因子对照试验,观察其在环境因子渐变条件下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三种珊瑚的骨骼密度平均值变化在(1.563~2.137)g/㎝3之间,差异显著(P0.05)。温度和pH梯度的变化对同一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显著(P0.05);盐度梯度的变化对同一规格珊瑚小穗生长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不显著。三种环境因子对不同规格珊瑚小穗间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影响差异不显著。澄黄滨珊瑚、大管孔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获得最大生长率和组织延伸度因子梯度有一定的差异,其中pH和盐度比较一致,均为7.8和32.5;而温度差异较大,澄黄滨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为29.5℃,大管孔珊瑚最大的生长率为25℃,最大的组织延伸度为28~29.5℃。  相似文献   
4.
红珊瑚菜是从美国引进的珍稀叶菜。其株高30-40cm,散叶型,丛生状;叶长卵圆形,叶面较光滑,有光泽;叶片长短不齐,错落有致,整株鲜红色,远远望去就像一丛丛美丽的红珊瑚,具有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5.
环球扫描     
《世界环境》2014,(1):6-6
<正>《自然》2014年1月2日夏威夷深海金珊瑚《自然》杂志本期封面展示了潜水器一次下潜过程中获得的夏威夷深海金珊瑚及其生活环境图景。这种珊瑚是一种非常长寿的物种,甚至能活数千年。它们会将下沉的浮游植物和其他微小颗粒转化成一种蛋白质性质的珊瑚骨架,因此在其数千年漫长的生命周期中能提供一个独特的地球化学时间序列。因为北太平洋副热带环流的初级生产力在最近几十年有所提高,尽管营养供应下降了。研究者利用来自金珊瑚  相似文献   
6.
7.
8.
珊瑚碎屑是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其显著特征是存在大量的内孔隙。为了深入揭示珊瑚碎屑内孔隙特性,通过电镜扫描(SEM)和压汞试验(MIP),分别定性和定量化地分析了珊瑚碎屑颗粒表面及内部孔隙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珊瑚碎屑存在由珊瑚虫生长和微生物共生形成的两类大小、形态及分布不同的内孔隙;珊瑚碎屑的整体孔隙度为9%~25%,由珊瑚虫生长而形成的孔隙等效直径为10~200μm;由微生物形成的孔隙面孔隙度低,孔隙直径多为4μm以下,且等轴或不等轴孔隙占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9.
陈进容 《环境》2004,(1):33
厦门市中山医院课题研究组最新发现:“老厦门”患骨质疏松症的比例比外地迁入厦门的“新移民”要低得多! 课题组研究人员之一,中山医院老年科主任医师陈治卿说,此次研究发现“环境中噪音,饮水中金属元素铅、镉、砷、汞、铬,空中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都对人体骨密度有影响并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富含这些元素的环境对骨骼不利。由中山医院老年科专家组成的研究小组近年来从事这项课题研究,王要研究厦门岛中老年人群腰椎、髋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变化规律。他们分别对40岁以上、在厦  相似文献   
10.
Barium to calcium (Ba/Ca) ratio in corals has been considered as a useful geochemical proxy for upwelling, river flood and other oceanic processes. However, recent studies indicated that additional environmental or biological factors can influence the incorporation of Ba into coral skeletons. In this study, Ba/Ca ratios of two Porites corals collected from Daya Bay,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were analyzed. Ba/Ca signals in the two corals were ‘anomalous’ in comparison with Ba behaviors seen in other near-shore corals influenced by upwelling or riverine runoff. Our Ba/Ca profiles displayed similar and remarkable patterns characterized by low and randomly fluctuating background signals periodically interrupted by sharp and large synchronous peaks, clearly indicating an environmental forcing. Furth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Ba/Ca profiles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previously claimed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precipitation, coastal upwelling,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or phytoplankton blooms in other areas. The maxima of Ba/Ca appeared to occur in the period of Sr/Ca maxima, coinciding with the winter minimum temperatures,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anomalous high Ba/Ca signals were related to winter-time low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We speculated that the Ba/Ca peaks in corals of the Daya Bay were most likely the results of enrichment of Ba-rich particles in their skeletons when coral polyps retracted under the stresses of anomalous winter low temperatures. In this case, Ba/Ca ratio in relatively high-latitude corals can be a potential proxy for tracing the low temperature stres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