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6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安全科学   275篇
废物处理   10篇
环保管理   238篇
综合类   977篇
基础理论   39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25篇
社会与环境   327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79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85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6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许多企业搞绩效考核和目标管理,都采取目标卡的形式。目标卡的实质是指绩效考核变成双向互动的过程,可视其为一份经双方协商签订的协议书。但我们发现大家采取的目标卡形式多样,有简短明了的,也有复杂详细的。有些人还把目标卡与指标库混作一团,没有对指标实现库管理,这些基础工作不到位,都将大大影响绩效管理的效率,很有可能错误地引导了绩效考核的方向。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目标卡编写得好坏呢?这需要我们对目标卡的设计方法进行全面了解,掌握有效的设计手段,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获得忠诚的外部客户.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定义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将员工视为组织的内部客户.用客户管理的思想来指导企业行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于是.内部员工客户化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思维方式.自提出以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和接受。而其中员工薪酬管理的过程则是确保内部员工客户化管理能够成功的基础。企业通过薪酬管理.一方面是向员工提供与其绩效相等价的报酬.起到正向强化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还要激发员工持续提供高绩效的动机。为此.笔者借鉴企业对待外部客户时所惯常采取的促销手段.在实践中探索设计出一种在薪酬管理中.实施内部员工客户化管理的有效手段——绩效积分奖励制度。  相似文献   
3.
2030年高质量碳达峰是如期实现2060年碳中和的根本基础。该研究以中国280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样本截取时间为2006—2019年。以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刚性约束,提出“共生-共治-共享”的分析逻辑,聚焦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共生排放特征,在碳达峰年度目标量化分解、碳排放与大气污染双重损益偏离识别的基础上,考察了碳达峰目标对碳排放损益偏离、大气污染损益偏离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治效应及共享路径。研究发现:①碳达峰目标发挥了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能够促进城市发展由损益偏离-损益均衡-精益降损的方向优化,发挥推动城市“劣者趋良、良者趋优、优者更优”的作用。②碳达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呈明显的异质性选择效应,在西部城市、资源型城市、环保重点城市、先发城市中能够发挥更高作用与更强影响。③碳达峰目标发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共享路径在于双视角下“调内”“匹外”式源头治理-过程控制-末端阻断的全流程发力与外部环境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匹配。需在“双碳”目标持续推进中紧抓“降碳”,优化设计多措并举、全程发力的多重共享路径,增强碳达峰减污降碳增效的多赢共治效果。具体包括:①强化源头治理,在源头上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调整产业结构,节能降耗。②严控过程管理,破解环境规制级差引致的污染转移现象及损益偏离后果,推动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多轮驱动。③突出末端阻断,采取全过程治理、监控、减排措施,提升绿色创新水平,减碳增汇。④动态调整实现内外匹配,环境政策要因时施策、因境而异、因地制宜,做到因事适时调整、因效精准调控。  相似文献   
4.
基于2012-2016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哈长城市群共计68个县级单元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计量模型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县级尺度城市碳排放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和动态空间溢出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碳排放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空间Moran''s I指数表明研究区城市碳排放存在高度的空间自相关,碳排放的高值集聚性呈降低的趋势.②位序规模法则表明,研究区全部城市的碳排放属于次位型分布,高位次城市的碳排放表现突出;在前十位城市的碳排放规模先减少再增加,由分散向集中演变.③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因素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固定投资和外商投资因素仅在时间固定模型中起到正向影响作用;技术进步以及路网密度因素则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④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位于低水平区域与高水平区域的城市在转移过程中保持稳定;位于中低水平区域的城市与高碳排放的城市相邻会降低转移概率,反之则会提升转移概率.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碳排放达峰路径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20—2030年,是我国大多数城市实现碳排放峰值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北京市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北京市1995—2016年能源燃烧相关的CO2排放,总结了其达峰路径,分析了达峰过程中的各类驱动因素及其政策经验,提出经济转型是碳排放达峰的基本条件,政策执行机制是碳排放达峰的根本保障,消费行为引导对碳排放达峰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成都市2011~2016年统计数据为基础,构建成都市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4种客观赋权法(均权法、熵值法、标准离差法和CRITIC法)和一种主观赋权法(专家评分法)进行权重分配实验,得到了不同方法下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结果、环境绩效指数(EPI)和排名结果。结果表明,4种客观赋权方法在权重分配结果和EPI指数方面与专家评分法具有较大差异。但不同方法间的排名差异则较小;对排名结果进行进一步分级评价后,一致性随着差异减小而提高。笔者认为,客观赋权法不适合单独使用,其结果也不适合以绝对值的形式出现;以排名等较宏观的形式来应用客观赋权法的成果可以有效提高结果的可用性并减小争议。多种赋权法相结合方式是未来环境绩效评估工作中权重分配工作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8.
龙亮军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6):1259-1272
基于强可持续研究范式,以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运用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进行绩效测算和评价,打开生态福利转化过程的“黑箱”,基于综合福利视角将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进一步分解为生态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效率,实证研究部分选取2006-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水平进行纵向分析,与此同时,选取42个国家2014年的截面数据进行横向的国际对比研究。研究表明:(1)“十一五”到“十二五”期间,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绩效(0.986)整体水平一般,均未实现DEA有效,但“十二五”期间已呈现出逐年改善的利好趋势。国际比较层面,瑞士(1.647)、印度尼西亚(1.365)、爱尔兰(1.039)依次排名前三位,中国(0.297)排名相对靠后,位列倒数第二。各国之间差异较大,总体上呈现出“OECD国家(0.677)最高、G20国家(0.611)次之、金砖国家(0.417)最低”的态势。(2)从分阶段效率来看,无论是纵向分析还是横向对比,均发现第一阶段的生态经济效率明显低于第二阶段的经济福利效率,生态经济效率偏低是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绩效总体水平偏低的主要原因。(3)与传统的单阶段、径向或非径向DEA模型相比,两阶段网络Super-EBM模型综合考虑了径向和松弛变量问题,测算出来的效率值更为精确,能够更为客观地反映现实。同时,对于其他领域涉及两阶段或多阶段生产系统的效率或绩效评估具有较好的借鉴价值。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琳 《世界环境》2007,(3):96-96
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星期一表示,如果澳大利亚政府拒绝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改变气候条件并建立碳排放交易体系的话,电价可能从2020年起上涨75%。  相似文献   
10.
党中央号召我们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企业是构成社会的细胞,建立、实施、保持环境管理体系(以下简称EMS)的企业都应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龙头.紧紧抓住对重要环境因素的强化管理.不断取得环境绩效。这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EMS国际标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体现。用科学发展观统领EMS的运行与改进.是当前我国EMS认证的重要任务,为此.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