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资源综合利用直接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我国资源型企业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企业群体策略的选择和演化路径,揭示企业资源效率管理行为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治理收益、治理成本、治理风险是企业资源保护行为系统演化的重要参数,企业群体选择策略的相对适应性取决于对方企业是否治理及企业自身治理的收益与成本,演化稳定状态不仅依赖于博弈双方的学习速度和方向,也取决于博弈双方的初始状态。政府应该根据上述机理和资源型企业现实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  相似文献   
2.
应用动态模型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任何一个天然生态系统都是一个稳定系统.在一定酸沉降量的作用下,生态系统最终会平衡在一个新的稳定状态.动态模型可以模拟不同酸沉降量下生态系统化学状态的变化趋势.根据信号与系统理论,这种趋势可以用一阶指数衰减函数进行模拟,以得到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的化学指标值.根据不同酸沉降量和所对应的稳态化学指标值之间的剂量-响应曲线,可以求出当系统稳态化学指标值达到临界化学值时的酸沉降量,即为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应用这种方法,以MAGIC模型为例,计算了四川峨眉山顶水和重庆南山湖泊的硫沉降临界负荷,分别为1.54和6.5  相似文献   
3.
为有效评价与预测滑坡的稳定状态,提出基于卸加载响应比参数的滑坡稳定状态划分的新方法.在阐述卸加载响应比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损伤力学角度探讨并建立了卸加载响应比与损伤变量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通过分析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与损伤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卸加载响应比与滑坡稳定安全系数的定量关系.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以卸加载响应比值划分了滑坡稳定状态区间.并以新滩滑坡为例,计算所得卸加载响应比所对应的滑坡稳定状态与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可以用卸加载响应比参数对滑坡稳定状态进行评价,它与滑坡稳定安全系数一样具有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球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平衡产生的冲突日益加剧。这表明,在走过20世纪的百年历程之后,全球经济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只有调整全球经济,恢复经济和它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关系,建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经济生态经济,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气体扩散方程近似解析解,讨论了扩散浓度的非稳定过程和计算公式。在分析影响浓度达到稳定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对解析解作了一定的简化,并得出适用于计算稳定和非稳定状态过程扩散浓度的统一公式。   相似文献   
6.
肖向前 《环境技术》2007,25(3):18-20
稳定状态的热泵制热量试验是房间空调器.试验中新增加的项目,本文对在实际试验操作时遇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经验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2发生机制 使处于稳定状态下的液体过热有两种办法,一是在压力一定时进行加热,如使熔融物与水接触便属于此法;二是在温度一定时使压力降低,在加压条件下处于气液平衡的液体,使其气相压力降低到大气压时,就能成为过热状态.  相似文献   
8.
全球经济与生态系统冲突的日益加剧表明,在走过20世纪的百年历程之后.全球经济与它所依赖的自然界都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中,只有调整全球经济,恢复经济和它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关系,建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经济——生态经济,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经过多年的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一种理念正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理解和接受,而且由理念上升为一种理论体系,随着实业家和政治家的介入,生态经济开始朝着人类社会中的一种经济形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混凝-PAC-超滤膜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混凝、粉末活性炭(PAC)与超滤膜联用对微污染原水中的浊度、有机物等有很高的去除率.经过550 min的连续运行后,其组合工艺的出水浊度仍稳定在0.350 NTU,对UV254和TOC的去除率稳定在60%和40%.通过对膜过滤特性的研究可知,组合工艺中超滤膜过滤性能经过短暂的快速下降阶段后一直处于较稳定状态.膜污染由小分子有机物引起.  相似文献   
10.
工程中所遇到的土体大多数以非饱和土形态存在。以海南地区的特殊土红粘土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土—水特性研究的基础上,认为Van Genuchten模型较好地反映了海南红粘土饱和度与基质吸力的关系。结合Bishop提出的非饱和土的有效应力表达式,分析了降雨及蒸发下地裂缝的发展机制。通过数值算例发现,在非饱和土中,静止土压力系数不再保持不变,而是随着深度和稳定流流量的变化而变化,与饱和土中的静止土压力系数的性质有很大不同,这在工程实际中对支挡结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非饱和土中,由于静止土压力系数存在负值,容易产生地裂缝,且在蒸发条件下,最大地裂缝深度理论上比在无渗流和降雨条件下的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