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1篇
安全科学   22篇
废物处理   11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218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8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序批式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液龄分布函数是二元函数的观点.推导出了当进、出水流量是时间的函数时,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的通用积分式和离散式;然后得出了序批式反应器(SBR)的水力停留时间(HRT)具体表达式,并分析了用现有方法计算其水力停留时间所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最大相对误差rmax仅与充水比λ有关.且呈正相关关系.取典型值λ=0.4时,rmax高达25%。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复合式生物流化反应器混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新型蜂窝状断面复合生物流化反应器进行了液体循环速率和水力停留时间分布曲线的测定,实验表明新型反应器具有抗冲击负荷强,接近CSTR反应器的特点,反应器随气量增大、载体投加量减少和进水量减少而更近似于CSTR反应器,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影响液体循环速率的参数主要有气体流量(气含率)、反应器沿程和局部阻力系数以及Ad/Ar,并且得出液体循环速率与反应器高度的0.5次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3.
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絮状混合污泥于SBR反应器中。通过调控pH值、温度等参数,实现厌氧氨氧化稳定运行,针对系统失稳现象采取合理策略使其快速恢复,并探究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对功能菌胞外聚合物(EPS)和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分析不同阶段污泥形态变化。结果表明:1~78 d平均出水NH~+_4-N,NO~-_2-N质量浓度仅为0.34,0.81 mg/L,总氮去除负荷(NRR)在0.25~0.33 (kg·N)/(m~3·d)之间,总氮去除率(NRE)稳定在94.5%以上,系统运行高效。并针对79~178 d系统运行出现的间断失稳现象,通过系统原位清洗、降低系统氮容积负荷(NLR)等策略,迅速恢复脱氮性能。在HRT缩短过程(179~222 d)中,功能菌EPS中蛋白质(PN)/多糖(PS)由197 d的1.35升至213 d的1.86,222 d达到2.08,有效促进污泥颗粒化。逐渐缩短HRT(12 h→8 h→6 h),当HRT值=6 h时,NRR平均值达到0.58 (kg·N)/(m~3·d),NRE均值维持在94.2%,脱氮性能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4.
海水生物滤器氨氮沿程转化规律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罗荣强  侯沙沙  沈加正  陈珠  刘鹰 《环境科学》2012,33(9):3189-3196
生物滤器是海水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核心水处理单元,其主要用于去除对养殖生物有害的氨氮、有机物等.本研究基于吸附原理和一级反应生物膜理论构建了氨氮在生物滤器中沿程转化规律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实验所用生物滤器采用竹制空心生化球填料,装填高度为70 cm,在pH为7.1~7.6,DO为5~7 mg.L-1,气水比20∶1左右,有机负荷约为4g.(m3.h)-1,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 h条件下,生物滤器中氨氮的去除主要发生在填料高度0~10 cm处,10~70 cm处氨氮去除量很少.进水氨氮质量浓度的增大和水力停留时间的降低都会导致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增大.此外,模型对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较低时的沿程出水氨氮质量浓度具有很好的预测效果;当进水氨氮质量浓度较高时,预测值略低于实际结果.  相似文献   
5.
气体停留时间是影响生物滤池去除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小试规模的生物滤池研究了气体停留时间对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恶臭和微生物气溶胶去除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加,硫化氢和氨的去除率随之增加,而异养细菌和真菌的去除率降低,低的气体停留时间利于微生物气溶胶的去除,保证硫化氢、氨和微生物气溶胶均能同时高效去除的气体停留时间为40 s。随着气体停留时间的增加,生物滤池出气中分布于stage1、stage2和stage3的大粒径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减小,而分布于stage5和stage6的小粒径微生物粒子所占比例增加。在低的气体停留时间下,生物滤池出气微生物气溶胶潜在的健康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SRT条件下厌氧污泥中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素是衡量污泥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污泥中所含的四种氮素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研究其过程中的氮素变化规律对于优化厌氧消化工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5 d和10 d两种不同污泥停留时间(SRT)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的研究,分析氮元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SRT为5 d天和10 d的两个系统中,均无亚硝态氮的累积,实验前期,10 d的系统中硝态氮的产生速率比5 d的快,但系统运行10 d后10 d系统的硝态氮的含量低于5 d系统。在两反应系统中,氨氮的变化规律十分接近,10 d的系统中氨氮含量一直高于5 d的系统。总氮含量的变化与氨氮含量变化一致,四种形态氮素中,对总氮贡献最大的是氨氮。实验过程中,两系统中均并无明显产气现象,在SRT小于等于10 d的厌氧反应器中,虽然有发生反硝化反应,但通过该反应去除的氮素极少。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污泥停留时间(SRT)对膜生物反应器(MBR)和粉末活性炭膜生物反应器(PAc-MBR)降解有机物速率的影响,探讨了污泥活性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关系.结果表明:MBR和.PAC-MBR中COD降解速率随SRT延长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分别在39~48d和48d时达到最快,对应速率常数为2.586和3.856,PAC-MBR中COD降解速率普遍高于MBR,说明投加PAC使污泥活性提高,SRT对污泥活性影响较大;MBR和PAC-MBR中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与COD降解速率常数K1变化趋势一致,且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与K1呈良好正相关关系,说明系统的胞外聚合物质量浓度可以作为衡量污泥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对MBBR工艺处理工业园区废水的参数进行优化比较,重点测试了不同曝气量和水力停留时间下MBBR载体生物膜降解速率,测试并分析了生物膜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曝气强度为350L/h,水力停留时间为12h,系统出水较优,COD去除率约为70.8%,NH3-N去除率约为91.7%,TN去除率约为38.3%。MBBR工艺表现出优异的氨氮去除效率,具备较高的同时硝化反硝化能力。生物膜活性影响分析表明,曝气量增大有利于生物膜耗氧活性和硝化活性提高,但其对反硝化活性有抑制作用;水力停留时间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生物膜保持高活性;综合分析表明,气水比约为50∶1,水力停留时间为12h时,系统生物膜耗氧活性和硝化反硝化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物滴滤塔小试装置进行了连续的H2S脱除试验。结果表明:挂膜前采用Na2S对菌群进行驯化,有助于系统快速启动完成。当进气量在0.05~0.6 m3/h之间变化,H2S进气浓度在200~1 200 mg/m3之间变化时,确定生物滴滤塔有效停留时间大于43 s,对H2S的去除率可达98%以上。容积负荷63.9 g/m3·h时,出气浓度0.08 mg/m3,为了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厂界废气排放最高允许浓度二级标准的要求,试验确定该生物滴滤塔处理H2S的容积负荷不超过60 g/m3·h,出气浓度才能达标。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活性污泥法及工艺重要参数之一——水力停留时间(HRT),并在理论上对HRT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与运行方式无关,在数值上与设计水力停留时间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