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从上世纪末的长江特大洪涝灾害起,突发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援就开始突破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上下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尤其是在汶川大地震中,由政府主导、社会主动参与的局面已然成形。社会的主动参与,不仅表现为传统的捐款捐物,更体现在公益性的组织化运作、志愿者行动、全场景式的新媒体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响应我国应急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参与式观察、网络民族志和深度访谈方法,从准组织化集体行动视角切入,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事件中救援模式相对成熟的“互联网+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和现实困境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线上应急救援实践路径涵盖聚合、运转、高效、离散4个阶段,且以持续不断的行动流呈现,具有准组织化集体行动特征;同时,线上救援形式面临“合法性”不确定、救援质量不稳定、风险评估主观性和政府正式沟通渠道有限性等现实困境,研究结果可为我国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小农组织化是农村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当前中国促进农村发展和重构乡村秩序的一个必然选择.文章以10省30个行政村千户问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统计、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探讨当前中国农户的组织化和组织活动参与问题.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农户的组织参加状况还是从农户的组织参与程度来看,中国农村组织发展严重滞后,农户组织参与比例和积极性都还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三个不同领域组织的农户参与也极不均衡;那些相对传统和落后<户主人力资本、农户家庭资源和社区与区域条件都处于劣势)的农户普遍在参与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等组织活动方面的积极程度更高.文章还就未来研究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包括小农组织化的主体、功能,以及小农户的组织信任和组织参与障碍等等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4.
2007年,厦门PX项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厦门人通过颇具创意的集体“散步”等方式,影响了政府决策,最终改变了自身的命运。这种集体“散步的”公众参与模式,初具了环评公众参与组织化模式的雏形。这种临时性的组织化模式在个人力量薄弱而环境保护组织又欠发达的情形下产生的,其影响力因其具有组织化模型而不可小视,又因其临时性而受到限制。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应完善环评中公众参与组织化模式,建立专业的环保组织。  相似文献   
5.
洪大用 《绿叶》2014,(4):4-14
近年来.中国公众环境意识水平提升很快.但是由于环保司法制度的缺陷、公众组织化程度有限以及仍然较强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等等的制约,公众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力还很不足。未来走向成熟的公众环境意识应该是明确意识到自己责任的、自觉配合政府环境政策的、积极践行环境行为的环境意识。为此,应进一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水平,加强公众参与能力建设,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机会.改善公众参与的条件,以确保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多种形态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纷纷出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如何规范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走合作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7.
非政府组织在一定意义上代表公民社会。它的公共参与主要是在社会层面的参与而非政治层面的参与。一个组织只要把自己的组织宗旨、组织使命去认真地落实,把组织确定的事情认认真真地做好,就是为公民社会建设做出贡献了。非政府组织在与政府的关系上,双方逐渐从互不信任,发展到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8.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是关系到我国城乡统筹发展、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大课题,是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一些地区,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就业已经逐步摆脱自发、无序的状态,开始向组织化、规范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及时总结推广这些地区的先进经验,对于促进城乡统一、开放有序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围绕这一课题,我们赴山东省、江苏省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9.
桂华 《绿叶》2010,(5):39-43
当前农田水利上的根本问题是:小水利与大水利的脱节,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农田水利系统性破坏,水利回归为一家一户的小农形态。受西化影响正在中国推行的水利市场化、私有化机制,因忽视了中国小农生产的现实与农田水利系统性、战略性的性质,导致当前的农田水利困境。中国农田水利的根本出路还是在于将农民组织起来,而不能依赖外来的徒有其名的“经济自立灌区”与“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以福建省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实现了市场就业。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政府承担的是提供服务,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任务。政府一方面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保证劳动力市场规范运行;另一方面通过提供一系统的就业服务,促进劳动者顺利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