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暖如春     
烟水初销见暖村,东风御柳几条斜。二月轻寒,三月微暖。淡墨的盛宴悄然而至,华梦在门楣徘徊。跋涉的脚步终将落定,犹如遮面女子,依着老柳翩然而舞。青春的笑铃,穿过城垣,羡煞流年。晨光铺地,柳嫩翠湖,夕颜洒落雉堞,燕子戏逗梁间。东风无力也好,西风数恨也罢,百花正艳,吹不散眉弯。一缕风过,一朵花开,一江碧波,一路风景尽落暖尘。拨开衰草,那几抹生命的嫩,也关不住一城春色。暖,恰似这一季鲜明的情痣,在料峭三月里尽情装扮这国色天香。所有的意念,都暖如春。雁字回时细雨来,芙塘却冰有轻雷。不管化冰细雨,还是云送轻雷,都预示着春暖驱马入长安。三月的台历,似乎都与暖雷有关。无论是全国两会,还是雷锋精神,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景观水体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容量低,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活动和城市面源的典型特点,提出了"水质特征期"模型,并以昆明翠湖为案例分析,在其全年水质监测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候鸟迁徙与降雨对昆明翠湖的水质影响,开展了评价方法的应用。结果表明,翠湖主要分为人类活动主导特征期(11-次年4月)和降雨影响主导特征期(5-10月),红嘴鸥排泄物与地表径流是翠湖磷元素的重要来源,其TP输入分别占年输入总量的38.4%和33.49%。研究成果为城市景观水体的评价与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3.
再生水补给下城市景观水体沉积物氮污染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昆明翠湖不同功能区表层沉积物,分析其氮的赋存形态与质量比分布特征,探讨上覆水、间隙水与沉积物各指标间的响应关系及污染现状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翠湖表层沉积物总氮(TN)质量比为564 mg/kg~4 602 mg/kg,且沿水流方向增大;可转化态氮(TTN)含量变化差异性较小,以强氧化剂可提取态氮(SOEF-N)和强碱可提取态氮(SAEF-N)为主;上覆水溶解氧(DO)、氧化还原电位(ORP)、p H值、TN和间隙水p H值、氮盐、COD及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对翠湖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氮的含量分布与变化存在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北京翠湖表流和潜流湿地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翠湖湿地污水塘、表流湿地和潜流湿地3个单元为研究对象,在了解其水质的基础上,利用流式细胞仪和培养法分别测定微生物细胞总数目和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数目,并采用PCR-DGGE和16S rDNA文库技术对样品的细菌多样性和优势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翠湖表流和潜流湿地处理对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2.33%、 52.92%和 41.4%;随湿地的逐级处理,总的微生物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可培养的细菌数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污水塘的水流经表流湿地后,细菌的多样性指数H由3.081 9提高到3.285 0,随潜流湿地的进一步处理又降为3.0181;污水塘细菌的主要类群为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α-Proteobacteria,分别占38%、 18%和18%;表流和潜流湿地处理后最主要的细菌类群变为β-Proteobacteria,分别占32%和44%,Cytophaga/Flexibacter/Bacteroides(CFB)类群也明显增加,达24%.因此,北京翠湖表流和潜流湿地在去除有机物、氮和磷的同时,微生物数量、细菌多样性及优势群落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水质可能造成危害的某些类群如Actinobacteria、Cyanobacteria比例减少,而β-Proteobacteria和CFB类群的细菌增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