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境导报》2003,(7):18-19
圣奥古斯丁考古公园,位于哥伦比亚西南部的乌伊拉省,距首都圣菲波哥大约450公里。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圣奥古斯丁考古公园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圣奥古斯丁考古公园位于哥伦比亚西南部海拔1800多米的安第斯山区。这里气候温暖,降水丰富,印第安人的一支在这里孕育发展出了相当独特的圣奥古斯丁文化。圣奥古斯丁文化在公元8世纪达到鼎盛,后来同其他美洲文明一样,迅速地衰败、消失了。在方圆大约500公里的范围内,散布着许多圣奥古斯丁文化的墓地、神殿和石像。圣奥古斯丁的艺术家们,用黑曜石制成石斧,在玄武岩上雕刻出了精…  相似文献   
2.
揭开楼兰城千年消失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星海 《环境教育》2004,(10):50-53
最后一个罗布泊老人——105岁的热合曼老人。热合曼,是最后一个罗布泊人,两千多年以前的楼兰消失了,但古国的遗民却一代代生存下来,“不耕不牧,唯以渔为生,织野麻为衣,取鹅绒为裘,水禽翼为卧具”,直到20世纪,热合曼和他的邻居才从干涸和瘟疫的罗布泊迁出,辗转在塔里木河流域,现在他定居在米兰,许多本谈新疆探、谈楼兰、谈罗布泊的书,都要说到这个热合曼,因为他是活的遗存,活的证人,活的历史,他的一切都带有传奇色彩。  相似文献   
3.
冯晓华  汪锦  赵艳芬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2):175-178,234,258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汇融的重要地区,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北庭故城遗址是北疆现存最大的故城遗址,正在建设新疆第一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古代新疆交通史、军事史、民族文化史、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史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对北庭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探讨,为深入挖掘该遗址公园的文化内涵,开展可持续的保护与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进一步探讨该区历史时期的人地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印象太平湖     
正太平湖地处皖南腹地,南依黄山,北邻九华,是九华山进黄山公路必经之路,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大型水库。有着"黄山情侣"、"东方日内瓦"、"未经雕琢的翡翠"的美誉。鲜有人知晓的是,在太平湖底还藏有2200年历史的广阳古城及龙门古街。辉煌过往太平湖四周山峦起伏,翠岗连绵。湖内  相似文献   
5.
我国浩瀚的古建筑宝库,绚丽多姿、光彩夺目,其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和建筑艺术风格之典雅、独特,饮誉世界。尤其不少年代久远,并经受多次地震冲击而无损英姿的大型古建筑、古桥梁工程,更是国之瑰宝,也是珍贵的科研实物资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相似文献   
6.
沉洲 《安全与健康》2011,(22):39-42
三百多年前,繁盛得如日中天之时,它突然踅入幽邃时空,脱离人们的视界,渐行渐远,最终蛰伏于历史某个晦暗不明之处。它不像圆明园那样毁于兵燹,也不像罗马庞培城那样覆没于火山岩浆之下,戛然定格,万物就凝固住了。其扑朔迷离的行迹,倒有点中美洲玛雅文明的作派。它有足够多时间从容不迫地退出历史舞台,淡定行踪于悠悠时光里逐一被抚平复原,仅仅遗弃了一座王宫山遗  相似文献   
7.
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地质雷达技术,着重分析总结了地质雷达在环境工程,例如水文地质调查、土壤湿度测定、垃圾场调查、古建筑保护及考古中的应用,讨论了地质雷达的局限性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1970年,马王堆汉墓出土,湖南省古代历史的研究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至今,产生了不少论断,其中,有的论断虽已成“共识”,但却经不起科学的考证,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当然”。为此,我们有责任对它进行质疑,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马王堆墓室里有一云纹漆鼎,将鼎盖揭开时,里面有近十片莲藕浸泡于水中,当漆鼎搬到墓坑外时,其内藕片顿时消失大半,至博物馆后,全部消失。对这一现象有研究者认为,浸泡在漆鼎中的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分析大气、水、辐射、地下水等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和文物考古对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田野考古的环境保护措施、文物及遗址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改善、加强污染防治,保证环境质量、环保部门与文物部门合作等方面提出文物考古及保护的环境保护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考古文献是历史地理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数据来源,在互联网时代对纸质文本进行数字化并根据考古遗址的时空特点建立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考古遗址的空间位置不明确,考古遗址信息系统注重空间特性但缺乏对原始文献的重视,基于WebGIS、关系型数据库技术以及MVC系统架构,设计并实现了南京考古遗址信息系统.从考古文献中提取考古遗址各种属性信息,构建考古遗址时空数据库,基于WebGIS信息系统发布南京考古遗址,实现考古遗址的时空可视化以及各个遗址点相关文献的原文阅读.提出了一种将考古遗址信息从单一的文本展示到融合时空信息的多维信息展示的技术流程,并为研究南京的历史地理学者提供了便捷的考古遗址资料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