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象 《环境教育》2005,(3):27-27
一句"敬畏自然"竟然在国内报纸上一石击起千层浪,引 来众人的非议,甚至被扣上反科学、反人类的帽子。这让我这 一个在海外一直从事环境学研究的中国人十分不解。因为,在 笔者看来,这句话正是在对现代环境伦理与环境科学前沿深刻 理解之后所做出的正确自然观的表达。 真理愈辨愈明,但我们也知道任何辩论的焦点其实在于 对定义的争夺。而我们此前看到的很多言论却--或者是故 意--避开了这一点,以至于许多争论在定义混乱的情况下已 变得无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化的不同领域和类型,对自然问题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观。佛教实相论对自然问题的回答,是比较特别的,也为很多人所忽视或误解。通过对比分析佛教实相论对自然的来源、自然的构成、自然的规律、人类与自然关系等的看法,能深入系统地揭示佛教的"自然"思想。由此亦可更细致地理解中国文化思想和中国哲学史中的境界论和本体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田松 《绿叶》2014,(2):32-36
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走出"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强人类中心主义,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尊重自然的权利,承认大自然的主体价值,在不违背大自然自身生态循环的前提下从自然中获取某些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整个意识形态重新建构,认识到良好的生态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对"什么样的生活是好的生活"重新理解,使这种新理念成为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的基础准则。  相似文献   
4.
摘要:当代社会,生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但早在马克思生存的时代就已经初露端倪,马克思对此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5.
熊姣 《绿叶》2011,(2):125-128
卢梭《植物学通信》的中译本已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绿叶》杂志邀请我为此书写一篇书评。我自认要说的话都已写在译后记中,更何况为自己的译著写评论,终究很难脱掉王婆卖瓜的嫌疑。不过,这或许也是一个好机会,可以让我谈谈我在"译后记"中刻意回避的问题,亦即有关卢梭本人的问题,及其对植物学学习以及启蒙和自然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生态城市--环境战略的新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焕英 《陕西环境》2002,9(3):31-32
论述了生态城市的概念有区域环境规划的价值观和自然观,阐述了生态城市的特征,提出了我国城市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政治家,孙中山从多个维度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形成了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并以辛亥革命的方式促进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转型。他的哲学理论以进化论和生元说为主线,在宇宙观方面大力引进自然科学,并使知行观接近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他在论证革命合理性的同时,还主张发挥精神的力量。在西方文化的入侵下,这些蕴含精神能力的哲学思想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他的哲学思想是对当时的各种精神加以提炼、升华和概括,这既是他对革命经验的总结,又是对时代的回应。他宽广的世界观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反映了近代的超前意识,对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党校是培养各级决策层领导和后备干部的摇篮,充分发挥党校的优势,利用党校进行系列培训的方式,对于提高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黑龙江省各级党校、行政院校的环境教育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党校、行政院校把可持续发展理论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必修课或讲座,纳入有关部门目标考核中。成立了由省委党校、省行政院校领导和教师等组成的环境保护宣讲团,在全省组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环境保护的形势和任务的宣讲。全省有九个市(地)党、行政院校环境教育的授课率和讲课率已达90%以上,绥化地区…  相似文献   
9.
金鉴明 《绿色视野》2008,(12):16-1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这是一种独立崭新的现代文明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党在理论思想领域的重大转变,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贡献。生态文明包括较高的环保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三个重要特性,从理念方面说,包括生态文明的自然观、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0.
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自然观独特的理论视角,马克思深入探讨了自然性质的对象性关系和社会性质的对象性关系.这一理论不仅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指导人类选择科学发展模式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