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35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7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12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活动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行为给土壤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土壤沙化、土壤侵蚀、土壤盐渍化、土壤污染等。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展开讨论,分析各种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巴彦淖尔盟地区草场退化问题已十分严峻,本文分析了巴彦淖尔盟草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根据国家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基于1990,2000,2010和2015年四期的遥感和地理信息数据对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赤峰市的生态环境变化状况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退化期(1990~2000年),恢复期(2000~2010年)和平稳期(2010~2015年).4a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分别为70.58、61.21、67.63和68.35,生态环境状况整体为良.赤峰市1990~2015年生态环境状况变化度(△EI)为-2.23,略微变差.从退化时期到恢复时期,△EI由负变正,表明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在2000~2010年期间有所改善;从恢复时期到平稳时期,|△EI|变小,表明2010~2015年间生态环境状况变好趋势减缓.城市化进程和水资源短缺是赤峰市生态环境状况转好趋势减缓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生态保护工程,并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  相似文献   
4.
巴彦淖尔盟地区草场退化问题已十分严峻 ,本文分析了巴彦淖尔盟草场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The studied agriculture-pasture interlacing zone has its specific natural conditions,at which the natural systems are unstable ,their self-regulation capability is low and the equilibrium is easily broken, and hence the habitat is fairly vulnerable.During last 20 years the increasing population and livestock ,over-reclamation,over-pasturing,over-deforesting, and other intensified negative human activities in the zone resulted in coarsening of surface soil,decrease of organic mater content in soil, reduction of vegetation coverage ,vari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flora structure, and hence in desertization of the land, although average of gales and sandstorms some decreased and the climate tended to be better in the region.However, the frequent sandstorms occurring in the springs of last and present year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Investigations confirmed that the main cause for the phenomena is the unreasonable human activites rater than the natural factors.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晋陕蒙接壤地区北部为试验区,采用70年代MSS图象、80年代和90年代TM图象,结合GPS的野外空间定位技术,在ARC/INFO系统支持下,开展了沙质荒漠化动态监测。结果表明,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沙质荒漠化呈发展状态,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末期呈明显的逆转状态,但二十余年来,该区的现代沙质荒漠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物理过程,变化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同时建立了一套较为系统的3S技术沙质荒漠化动态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艾伦·雪柏利(Allan Savory)的整体管理理论提出,"影响草场的首要因素不是牲畜头数,而是植被暴露于牲畜的时间".据数千家牧场推广整体放牧计划模式的经验证明,一些曾被作是"超载过牧"的牧场实为"缺载过牧","放牧过度"的草场实为"放牧不足".以减少牲畜作为保护草场唯一手段的管理模式理应被淘汰.  相似文献   
8.
9.
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荒漠化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某些半湿润、湿润地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它使土地生物和经济生产潜力减少,甚至基本丧失.我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荒漠化和沙化整体扩展的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0.
1.沙区治理开发现状榆林地区沙区总面积为2.44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56.7%。据史料记载,榆林沙区在秦汉时期还是“沃野千里,仓稼殷富,水草丰美,群羊塞道”的农牧区。公元413年,大夏王朝曾在今靖边县城北白城子建都统万城,当时这里还是“临广泽而带清流”。后因历代滥伐和战争破坏,致使林草退化,土地沙化。据调查,在1950年前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流沙已越过长城南侵50多公里,吞没农田牧场14万公顷,沙区仅存的11万公顷农田也处于沙丘包围之中,26万公顷牧场沙化、盐渍化。沙区6个城镇和421个村庄遭受风沙侵袭掩埋,每年输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