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基础理论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澳大利亚,新西兰有关遗传资源管理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将遗传资源管理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视为国家主权的象征。其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当地人必须共享遗传开发的惠益 ;二是严格遗传资源获取方式的管理;三是积极鼓励利用国外遗传资源。我国应认真借鉴澳、新两国经验:提高对遗传资源管理的认识;广泛研究世界各国的经验;加强能力建设;加大国内遗传 资源 管理的力度;积极发展自然保护区,重视生物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
LJ20A流速仪是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防汛设备厂生产的先进流速仪。本文对LJ20A流速仪作了阐述,并对该流速仪与常用LS25-1流速仪进行了比测研究。目的是为了利用先进的流速仪提高测量技术,为水文测站的测流工作节省时间和工作成本,同时也为该仪器在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大理分局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泾惠渠灌区的地下水动态特征,探讨面积-高程积分在地下水动态分析中的可行性,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工具计算了灌区地下水面积-高程积分数据,绘制了不同时期的地下水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分析了灌区地下水水位与储存量动态特征。结果显示:1978?—?2012年,泾惠渠灌区地下水面积-高程积分值为0.46、0.44、0.38、0.39,表明地下水水位与储存量整体呈下降趋势;1991?—?2012年,410.00?—?446.19 m水位区间面积由1978年的2.54下降为0,342.51?—?360.00 m水位区间面积多年持续增加,中等水位区间存在演化差异性,反映出不同时期地下水开发强度具有空间变异性;以1978年为基准,至2012年地下水储存量减少约7.08×10~8 m~3;降水、地表水引水量、人工开采是影响泾惠渠灌区地下水动态的重要因素,补排失衡是引起灌区地下水储存量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面积-高程积分曲线可以表征地下水水位空间结构特征和储存量的变化情况,利用面积-高程积分值能够近似估算地下水储存量变化量,证明了面积-高程积分在地下水动态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在河南省惠楼山药种植区采集土壤和山药样品各14份,用AAS法测定土壤和山药重金属质量比,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膳食山药所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均没有发生污染.山药中Pb、Cu、Zn、Ni、Cr和Co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15 mg·kg-1、4.60 mg· kg-1、15.68 mg· kg-1、1.97mg· kg-1、0.14 mg·kg-1和2.94 mg·kg-1,其中Pb和Ni质量比略有超标.山药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u、Zn、Co、Pb、Ni、Cr.各个重金属的THQ和各样点的HI均远小于l,不存在非致癌健康危害.Pb和Ni的CR值分别为10-6和10-4数量级,致癌风险不明显;而Co和Cr的CR值在10-3数量级,存在明显的致癌风险;Co对TCR的平均贡献率为79.01%,是最主要的致癌重金属.  相似文献   
5.
LJ20A流速仪是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防汛设备厂生产的先进流速仪。本文对LJ20A流速仪作了阐述,并对该流速仪与常用LS25—1流速仪进行了比测研究。目的是为了利用先进的流速仪提高测量技术,为水文测站的测流工作节省时间和工作成本,同时也为该仪器在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大理分局推广使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型灌区对保障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造成的径流变化已经对其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挑战。该文利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研究了泾惠渠灌区渠首来水量、气象要素和灌区水量供需状况变化趋势,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探讨了促进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表明,泾河来水量和渠首引水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灌区气温呈升高趋势,降水呈微弱减少趋势,灌溉亩次呈上升趋势,而灌区目前依靠大量开采地下水资源来弥补灌区渠灌水量不足,已造成了灌区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和枯竭,未来灌区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此,灌区今后应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科学调控地表地下水水资源、涵养地下水源,增强灌区地表地下水资源的综合供水能力,加大渠道防渗衬砌工程建设力度,推广先进实用的田间节水技术等,以期为灌区建设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泾惠渠灌区潜在蒸散发量的敏感性及变化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在蒸散发量(ET0)是计算作物需水量的关键因子和制定灌溉制度的依据,敏感性分析对评估气候变化对ET0的影响至关重要.根据泾惠渠灌区4 个气象站1961—2011 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 公式计算日ET0,应用Mann-Kendall 趋势检验方法研究气象因子变化趋势,采用无量纲的相对敏感系数分析ET0对4 个主要气象因子的敏感性,结合气象因子的多年变化定量分析ET0的变化成因.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相对湿度在南部和东南部呈显著下降趋势,而西部和东北部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ET0呈显著下降趋势;ET0对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和气温的敏感系数分别为-0.77、0.41、0.16 和0.08;风速和太阳辐射的显著下降是灌区ET0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陕西泾惠渠灌区土壤-小麦体系中硒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明一个地区土壤和主食中硒含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是探究该地区人体硒营养状况的重要基础.基于陕西泾惠渠灌区104个表层土壤样品和对应的小麦籽粒硒含量的测定,运用地统计的方法,对该地区硒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评价了土壤硒的有效性及其对人体硒摄入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泾惠渠灌区土壤总硒含量变化为0.020~0.603 mg·kg-1,平均为(0.154±0.085)mg·kg-1,76.9%的地区处于临界缺硒状态,其中以阎良区土壤硒含量显著高于高陵区、临潼区、泾阳县和三原县;小麦籽粒硒含量为0.003~0.485 mg·kg-1,平均为(0.076±0.070)mg·kg-1,各地区间无显著差异,69.2%达到适度硒水平.造成土壤硒含量处于临界缺硒水平而小麦硒含量达到适度硒水平的原因是该地区土壤有效硒占土壤总硒含量的11.6%,硒的有效性相对较高.该灌区土壤和小麦的硒含量分布存在显著空间分布不均一性,在粮食硒强化中应综合考虑土壤供硒及作物硒吸收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泾惠渠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累积趋势预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易秀  郭婷婷  谷晓静 《生态环境》2010,19(9):2209-2213
在对泾惠渠灌区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以灌区土壤中Cd、Hg、Pb、Cr、As、Cu、Zn为评价因子,通过建立模型,预测和分析了施肥、灌溉等农事活动对土壤中重金属环境容量及累积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2007年到2050年,泾惠渠灌区耕层土壤中Cr增加了4.87%,As7.61%,Pb11.7%,Hg26.4%,Zn30.3%,Cd68.1%,Cu83.2%;各重金属元素的总静环境容量由大到小依次为Zn〉Pb〉Cu〉Cr〉As〉Hg〉Cd,其中Zn的环境容量高出Cd的270倍;灌区土壤用完现存容量所需要的时间Zn最短,只有52a,其次是Cu,为54a,Hg最长,可达572a,但就现存容量所占的比例来看,灌区土壤中As和Zn的现存容量所占比例最小。  相似文献   
10.
虞城县惠楼山药种植区地下水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虞城县惠楼村山药种植区地下水中Cr、Cd、Pb、Zn和Cu含量测定的基础上,应用美国环境保护局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价了各种重金属通过饮水途径所致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地下水中重金属对该地区居民已有一定的健康风险.由饮水途径所致健康风险中,山药种植区采样点除W17,W18和W19外,化学致癌物Cr和Cd的个人年风险在10-4/a水平,超过了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5×10-5/a),且其占总年风险的99.9%.其中Cr是最主要的致癌重金属;非化学致癌物Pb、Zn和Cu的个人年风险均低于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对照区(山药种植区以外的沈坟村和王绪楼村)地下水Cr的健康风险和个人健康总风险高于山药种植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