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88篇
安全科学   146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60篇
综合类   715篇
基础理论   69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59篇
社会与环境   88篇
灾害及防治   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截止到2014年,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195万公里,管理和监控难度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目前IT技术、智能视频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有效集成应用,为高速公路监控体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大大提升了高速公路管理、服务、收费、监控的效率。同时,在整个体系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系统也产生了大量的数据,怎样管理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怎样甄别有效数据和无效数据,怎样高效  相似文献   
2.
现行财税体制下我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受到人口、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而财税体制是影响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更深屡次原因。通过数量关系的初步观察和作用机理分析说明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存在正反两方面作用,总体来看,对耕地资源保护不利。计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我国现行财税体制对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存在显著影响。揭示了其影响的方向和大小。根据研究结果,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加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合理分配土地出让金比例和科学使用土地出让金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油田泄洪道内现有计量平台21座、单井平台146座、集油干线23km、注水干线15km、采油单井管线32km、注水单井管线18km、变压器94台、10kv电力线路长约66km。因为泄洪区域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 ,泄洪道内平台的设计、建设的不规范因素以及平台上各设施生产工艺流程的复杂性 ,决定了生产及辅助系统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由于洪水、波浪、风等因素对平台、油井的侵袭 ,造成其基础松动、腐蚀严重、结构强度降低、承载能力下降、抗倾覆能力减弱 ,再加上设计、人为等因素 ,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 ;对于整个工艺流程来说 ,油气在井口、阀门、油气分…  相似文献   
4.
亚热带稻田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解稻田土壤中是否存在稳定的土壤有机碳(C)、氮(N)和磷(P)比值,基于亚热带区110个水稻土剖面和587个发生层的土壤调查数据库,在区域尺度上分析了典型水稻土C∶N∶P比值的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并应用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研究水稻土C∶N∶P比值与土壤-环境因子(地形和母质、土壤发生层、土壤类型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显示,亚热带区稻田土壤C∶N、C∶P和N∶P的剖面加权平均值分别为12. 6、49和3. 9,C∶N∶P为38∶3. 2∶1.不同母质起源、不同土壤亚类和不同发生层的水稻土C∶N变异相对较小;但C∶P和N∶P的变异很大,两者均值也远低于全球(186和13. 1)和中国土壤(136和9. 3)的C∶P和N∶P的平均水平.尽管稻田土壤剖面的C∶N∶P相对不稳定,但由于稻田表土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强烈,表土C∶N相对稳定(14. 2).这反映长期水耕熟化作用下,稻田表土中C和N仍存在紧密的耦合作用.然而,在稻田土壤剖面上,C∶P和N∶P并不稳定,SOC与全P含量、全N与全P含量也无显著相关性,表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土壤C∶N∶P解耦.地形、土壤质地、氧化铁和容重是调控稻田土壤剖面C∶N∶P的关键土壤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5.
基于2012-2016年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测算哈长城市群共计68个县级单元碳排放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位序规模法则、空间计量模型以及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县级尺度城市碳排放空间特征、影响因素和动态空间溢出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城市碳排放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空间Moran''s I指数表明研究区城市碳排放存在高度的空间自相关,碳排放的高值集聚性呈降低的趋势.②位序规模法则表明,研究区全部城市的碳排放属于次位型分布,高位次城市的碳排放表现突出;在前十位城市的碳排放规模先减少再增加,由分散向集中演变.③多种空间面板模型对比分析表明,城市经济水平和人口密度因素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固定投资和外商投资因素仅在时间固定模型中起到正向影响作用;技术进步以及路网密度因素则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④空间马尔科夫链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碳排放空间溢出效应明显,位于低水平区域与高水平区域的城市在转移过程中保持稳定;位于中低水平区域的城市与高碳排放的城市相邻会降低转移概率,反之则会提升转移概率.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0—2016年中国30省市(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西藏四省区)的数据,构建四化指标体系,计算四化发展指数,进行地区四化水平评价,通过OLS和GMM回归模型考察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影响,同时设置四化之间的交互项来识别四化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结论如下:首先,从四化水平的地域发展差异上来看,中国四化水平总体上呈现出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格局,水足迹强度的分布与之类似,说明四化水平发展与水足迹强度之间可能存在相关关系;其次,计量模型显示四化水平的提升对于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有积极影响,但每一化对于水足迹强度改善的影响大小不一;第三,以交互项衡量的四化相互作用对于水足迹强度的影响作用为正,表明四化发展对水足迹强度的改善效果逐渐趋于收敛。因此,优先提升落后地区的四化水平,以四化水平的提升推动水足迹强度的降低,能够有效降低我国总体水足迹强度水平。  相似文献   
7.
王行广 《环境工程》1991,9(4):60-61,64
<正> 截止1990年底,我国各行各业已完成了推行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此后,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一律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在化学领域,最重要、也是最常用的法定计量单位是"摩尔"(mol)及其导出单位。随之,克原子、克当量(当量)、克式量、克离子、法拉第等单位及其导出单位将被淘汰,不允许再使用。例如,  相似文献   
8.
《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规定了一项重要程序: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排污单位申报的污染物种类、数量进行核定,并将核定后的污染物种类、数量书面通知排污单位(以下简称排污量的核定)。排污量的核定已经作为排污收费工作中的法定程序,是排污收费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各地环保部门也都在加以实施,但在工作实践中发现,此环节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市宾馆、餐饮业的监测数据为基准,运用数理统计学的分层抽样法确定废水排放系数。提出用废水排放系数数征收该行业的排污费。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在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并从排污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等方面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