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5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王建豪  陈萍  闫明伟 《安全》2023,(2):66-70+76
为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目前高校安全管理课程的开设情况,提取安全管理学课程内容的共性要素和常用的教学实施方式。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在明确“安全管理”内涵的基础上,以事故预防为主线,将安全管理学课程的15个要素优化为基础理论、致因机理、致因识别、事故预防、应急管理等8个模块;设计基于情境式、案例式和项目式相结合的课程实施方法,构建从问题认知、问题分析再到问题处置的教学模式;从基本理论、个体管理、组织管理、课程思政等6个方面明确课程目标并对8大模块的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实施效果达到预期,各课程目标均达成。  相似文献   
2.
课程目标平衡性的关注是20世纪以来国外中小学课程改革中的重要方面。课程目标的平衡性以课程改革为契机,力求在社会需求与个体需求之间以及以及各种社会需求与各种儿童个体需求内部中保持平衡。国外课程目标的平衡性的追求为我们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农村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这些资源同时也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幼儿园要因地制宜,勤俭节约,从本园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和现有资源,努力为幼儿创设适宜发展的教育环境。教育的内容与要求,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体现生活化、游戏化。  相似文献   
4.
盛华 《环境教育》2001,(2):12-13
当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为适应我国新世纪人 才培养的需要,在 1999年全国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在高中阶段应积极开展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建议。据悉,上海等一些有条件的省市的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已经开展得如火如荼。   笔者在开展环境教育的过程中,也尝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认为,所谓环境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方式去获取与环境有关的知识并加以应用的方式,它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即通过学生广泛地接触社会,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5.
"语文"一词产生于19世纪末,非叶圣陶于1949年创造。"语文"与"国文"不是同一概念,中学语文课程经国文课程继承了晚清早已经独立设科的经学和中国文学的衣钵,二科合一科,任务之重远远超出了语文课程本身的负荷,也造成课程目标模糊和课程内容混杂的问题,而旷日持久的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论争也源于此。须给语文课程减负,促成母语课程框架下的语文科和文学科的分科教学,使母语课程真正走上科学化建设的轨道。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文明程度的提高,特殊群体也和正常人一样有了受教育的机会。有了国家政策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我国的特殊教育取得了飞快发展,使特殊群体享受到了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生活生存技能,改变了生活状况。特殊教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特殊教育课程,其直接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然而我国现行特殊教育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更好促进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教育课程目标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以物理观念统领物理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以更宽广的视角,客观、全面、深刻地理解物理课程的教育价值,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中学物理课程中的物理观念包括描述物质属性的观念和量度物质运动的观念,只有教师清晰地、系统地理解这些物理观念,才能以物理观念统领物理教学,实现物理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开展环境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并且已经成为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必修课出现在我国的课程结构中。它的开设为“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在中小学的开展提供了又一条有效途径。因为这一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理念以及课程实施特点等许多方面与环境教育有着相通之处,很好地认识它们之间的相通性,并在实施中有意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