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8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9篇
综合类   205篇
基础理论   155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14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立了液-液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环境水体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的方法。用乙酸乙酯萃取环境水中的痕量酚类化合物,加入萘-d8作为内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选择离子监测(SIM)的方式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定性、定量准确,线性响应良好,回归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9,平均回收率在89.4%~104%之间,精密度好,相对标准偏差<7.4%;抗干扰能力强,检测灵敏度高,水样中最低检测浓度可达0.001mg/L,经实际样品测定完全能满足环境水体中痕量酚类化合物监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酚类物质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的废水中,多种酚类已被列入国家环境监测物质名单中。苯酚、甲酚及二氯酚在生产和生活废水中广泛存在。采用有效、快捷的分析方法.是防止居民用水受污染,保证人类健康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苯酚、甲酚、氯酚进行了分析测定。  相似文献   
3.
水中酚类有机污染物HPLC分析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伟  陈玲  范瑾初 《上海环境科学》2000,19(10):492-494
超声辐照技术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其降解效率的主平价需要简单、快捷和精确的分析方法。为此研究了5种优先控制酚类污染物的HPLC分离及定量分析方法,方法的定量范围为0.4-100mg/L,检测限介于0.34-0.79ng/μL。4-氯酚的超声降解实验表明,随着反应溶液中4-氯酚初始浓度的降低,降解效率明显提高,因此该方法适用于超声降解过程中酚类污染物的跟踪测定。  相似文献   
4.
凤眼莲根系分泌物对栅藻结构及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研究了凤眼莲(Eichhornia crassipes)根系分泌物对栅藻(Scenedesmus arcuatus Lemm)超微结构及生长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凤眼莲对栅藻有明显的克生作用,藻的数量逐步减少,栅藻生长受影响后,细胞中绿体片层肿用甚至解体,线粒体嵴消失,质膜、核膜受破坏,光合放氧化速度明显下降,可溶性蛋白折含量四天后4线下降,超氧阴离子(O2-)、丙二醛(MDA)的含量上升,知值都  相似文献   
5.
植物根系对镉毒害的防御及其代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采用植物根系生物量、根系内活性氧清除酶活性变化和植物表观中毒症状作指标 ,研究了 Cd毒害对草坪植物的毒性作用、根系应激反应。结果表明 ,当土壤溶液中 Cd浓度达 1.5× 10 - 3mol· dm- 3时 ,植物体内活性氧代谢、生长状况将出现异常 ,甚至出现明显的表观中毒症状。 Cd对植物体内清除酶活性的毒性强度为 CAT>SOD>POD。匍匐翦股颖 (Agrostis stolonifera)根系对 Cd毒害的抵抗作用强于多年生黑麦草 (L olium perernne)。  相似文献   
6.
目前,污水的生物处理,基本上可分为利用微生物的好氧处理,如曝气处理、滤层法等;利用微生物的厌氧处理,如UASB反应器法;利用植物与微生物的共同处理,如污水根系处理、氧化塘法等。本文着重介绍一些欧洲国家在污水根系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工艺特点加以分析。一、处理工艺及原理(一)工艺污水根系处理工艺的形式很多。现以滤床式处理工艺(图1)为例,加以介绍。(1.污水机械处理装置;2.控制池;3.污水输入区;4.薄膜0.2cm;5.污水排出区;6.滤床深0.8m;池底倾斜率2%;芦苇种植密度7株/m~2;通流速度k_f=10~(-4)~10~(-5)(m/s)。)首先,污水进行机械过滤处理,除去大块杂物后,输入控制池。该池对污水中的砂等作进一步的沉淀处理。当控制池中的污水液面达到一定的高度后,便可通过污水  相似文献   
7.
8.
多年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导致我国PAHs(多环芳烃)排放量居高不下,直接造成土壤和大气PAHs严重污染.为了探明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积累过程和调控机制,在系统分析PAHs在冬小麦体内的吸收、转运和富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冬小麦PAHs根系吸收和叶面吸收影响因素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 小麦根系对PAHs的吸收包括主动吸收和被动吸收两种方式,其中主动吸收是一个载体协助、消耗能量、PAHs与H+共运的过程;被动吸收除了在高等植物中普遍存在的简单扩散外,水-甘油通道也参与了该过程. ② PAHs通过气态、颗粒态沉降到小麦叶面角质层或直接通过气孔进入叶片. ③ 影响PAHs根系和叶面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PAHs理化性质、植物生理状况、环境因素等. ④ 小麦根系吸收的PAHs可以向地上部转运,并且与辛醇-水分配系数(KOW)、蒸腾速率、土壤中氮的形态和浓度有关.主要问题:① 对于小麦叶片吸收的PAHs向基运输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② 农田生态系统中冬小麦往往遭受土壤及大气双重污染,根系吸收及叶面吸收分别对其体内积累PAHs的贡献尚不清楚.因此,需关注韧皮部、木质部在PAHs转运中所起的作用;利用同位素示踪、双光子激发显微镜等先进技术观察和跟踪PAHs如何进入小麦以及在小麦叶中的转移和分布,阐明PAHs叶面吸收的微观机理;注重大田试验研究,为揭示冬小麦对PAHs的吸收、积累及调控机理,同时也为有机污染地区生产安全农产品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宗强  冯起  司建华  苏永红  席海洋  郭瑞 《环境科学》2007,28(10):2389-2395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连接Li-6400-09土壤呼吸室,在2004年生长季节对祁连山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沿海拔梯度进行了野外定位试验,统计分析了水热因子及根系生物量对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特征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O2通量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化规律, 沿海拔梯度土壤CO2通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其变异系数逐渐增加;就日变化而言,土壤CO2通量晚间维持在较低水平,02:00~06:00最低,在07:00~08:30开始升高,11:00~16:00达到峰值,16:00~18:30开始下降,整个过程呈单峰曲线.土壤CO2通量的日平均值介于(0.56±0.32) ~ (2.53±0.76) μmol·(m2·s)-1.从季节变化来看,土壤CO2通量均以夏秋季较高,春冬季排放量较低,7~8月份达到最大值[4.736 μmol·(m2·s)-1],6月与9月份次之,5月与10月份基本一致,整个生长过程总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形式.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在植物生长季与10 cm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表明高山草甸土壤CO2通量的空间变异主要受温度、水分和植物根系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钟平方  彭惠民  彭方毅  蔡强  何苗 《环境科学》2010,31(11):2673-2677
含酚、苯胺类废水是环境中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研究以漆酶分析酚类及苯胺类底物的动力学特性为基础,建立酚类、苯胺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以分光光度法测定漆酶催化0~10mg/L酚类及苯胺类底物的反应速率,作出底物浓度与反应速率的标准曲线,采用漆酶筛查并检测了3种焦化废水中非挥发酚类含量.结果表明,漆酶的酚类及苯胺类底物主要以多元酚、氨基酚及多元胺为主,其中酚类的最适pH在7.0左右,苯胺类在4.5~5.0之间,各底物Km值大小在0.4~10mmol/L之间.除联苯胺外,分光光度法所得到的标准曲线均具有较好的一级反应动力学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在0.96以上.3种焦化废水中邻苯二酚含量分别为190.5、265.8和155.3mg/L,回收率介于91.9%~115.8%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