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7篇
  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20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7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达煤矿采空区煤自燃影响因素评价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应用层次分析理论,选择影响乌达煤矿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主要因素即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的赋存条件、开采技术水平等,进行分析计算。依据层次分析法确定了采空区煤自燃各影响因素的权重系数,并对其进行总排序,最后进行综合评定各采空区煤自燃影响因素。评定结果表明:煤自燃倾向性M、煤的硫含量L、回采工作面推进速度g、地质构造d等是影响采空区煤自燃的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应的开拓开采方案和有效的防火措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
铁矿区采空区勘测及其危害评价研究   总被引:5,自引:8,他引:5  
本文采用野外勘测、理论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了采空区分布及参数的高密度电法勘测方法、采空区对地表的影响程度和地表移动区的范围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作为政府进行矿区安全生产综合整治和安全规划的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和研究井工煤矿采空区所引发的地表沉降区的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特点,评估其对矿山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为矿山生态保护和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依据,促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采。  相似文献   
4.
基于格子Boltzmann的非均质采空区瓦斯运移仿真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瓦斯在采空区内运移造成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是煤矿安全的重大隐患.为揭示采宅区瓦斯运移规律,提出基于格子Boltzmann的非均质采空区瓦斯运移仿真方法.综放采场采空区是由非均质多孔介质组成的空间,大气和瓦斯混合气体在采空区的流动是非常复杂的具有层流、过度流和紊流的渗流运动.基于修正的Brinkman-Forchheimer-Darey定律,建立非均质采空区瓦斯运移的控制方程组.由于该方程组求解复杂,分别建立瓦斯渗流速度场和瓦斯浓度场的格子Boltzmann模型.通过格子Boltzmann模型的演化,实现采空区瓦斯运移的仿真.模拟实例表明,用该方法进行仿真可以得到任何时刻采空区内任意位置瓦斯和大气混合气体的流动速度和压力以及瓦斯浓度等数据,同时也可以得到采空区流线分布规律、速度变化规律、采空区压力的变化规律和采空区瓦斯运移规律.该方法能将时间、空间和系统行为结合起来,可在直观的条件下完成对地下煤矿采空区瓦斯运移态势的精确分析与模拟,可为揭示综放采场采空区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突变级数法在采空区塌陷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突变级数理论,分析影响采空区稳定性的因素(包括采空区体积率、距地表的垂深、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煤层倾角、覆盖层厚度、覆盖层类型等),研究采空区塌陷的预测方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排序并确定各因素指标体系,得到各样本的突变级数,从而对采空区稳定性进行预测.实例验证表明,突变级数法的判断结果符合实际,与神经网络分级法的判断结果一致.可见,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采空区塌陷预测方法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公篓矿充分采动、沉降稳定后的采空区地面施工钻孔,对采空区上覆岩层的导水性进行观察,测试和分析研究,确定导水裂隙带高与煤层采高的关系,计算公篓矿水体下采煤的最小防水安全煤岩柱尺寸,为右江河底下采煤提供可靠依据。对地层条件相似的矿山开展水体下采煤工作具有特别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合理设计采空区注氮防灭火方案,以晋牛煤矿1303综放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采空区进、回风侧布置束管监测系统,连续测定采空区气体浓度变化,划分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区域,并基于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标准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利用流体力学COMSOL计算软件,研究不同注氮量、注氮位置下采空区氧化自燃带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注氮量和注氮位置参数的变化,对氧化自燃带上界限的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氧化自燃带的下界限影响比较显著;最合适的注氮位置应该在距离切顶线30 m左右,运用Origin软件得出注氮量与氧化自燃带宽度呈指数关系,由拟合式计算出最优注氮量为386 m3/h,此时氧化自燃带的宽度为31.5 m。  相似文献   
8.
中国西南山区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但随着开发规模的日益扩大,天然气井逐步转向山区这类地质环境恶劣的地区。本文以西南山区某气井为原型,在详细阐明井场区地质环境背景特征的基础上,首先对井场出现的典型地质问题——地下采空区进行定性判断和分析;之后选用F lac-2D有限差分软件,对井场加载前/后地下采空区可能造成的井场地基应力和变形特征,采用双洞和采空区这2种计算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拟结果表明,井场加载前/后地基最大位移量为2 mm,地基局部地段出现拉应力区,但总体上地基稳定。研究结论将为后期建设中井场建筑物的优化布局及基础的选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2002年5月20日晚21时16分在山东枣庄市峄城区发生3.6级塌陷地震。山东地震部门派出专业人员赴现场调查后确认,地震为峄城区底阁镇境内5个石膏矿采空区塌陷所致。 地震使原来平坦无际的麦田“七零八落”,出现多个大小不等的陷落区,最  相似文献   
10.
车义明 《化工环保》1990,10(6):341-343
昆阳磷矿采空区复垦试验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就此对缓倾斜山坡露天矿内排复垦工艺设计的一般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