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62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11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24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世界博览会发展过程的基础上,阐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上海乃至长江三角洲都市圈联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空间整合与联动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2.
Urban agglomeration of the Yangtze Delta (UAYD), one of the most developed regions of China, has witnessed an increasing prevalence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ies when the ecological cities are pursued by many modem cities, and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regard. It is inevitable, however, that certain problems exist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which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non-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urban complex ecosystem, and the difficulty in quantifying eco-city construction or incomplete quantification in assess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esent and future eco-cit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social-economic conditions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of the UAY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et up an index system of eco-cities combining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o adopt the indices of eco-city, urban harmony, and eco-city colligate to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level, urban harmonious development and eco-city construction of cities within the UAY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15 cities in UAYD, Suzhou City ranks the highest in terms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whereas Nantong ranks relatively lower; sustainable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possible only when cities are developed in every respect of harmony.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地面气象观测站网2007~2016年的辐射日值数据集和中国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平台2014~2016年逐日观测数据,分析了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近10a太阳总辐射年际和季节变化,近3a臭氧日最大8h平均(O3_8h_max)和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过程频次变化,通过不同因子及其不同强度等级的分型统计,探讨PM2.5、O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京津冀近10a太阳总辐射显著上升,京津冀春季和珠三角夏季太阳总辐射显著上升.三大经济区PM2.5污染过程年频次均呈现逐年递减,且从北到南递减;O3污染过程年频次时间上呈现先减后增,空间上京津冀多于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O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相关系数均在0.71以上,有较强的正相关;而PM2.5与太阳总辐射的相关性具有区域差异性.三大经济区不同季节不同太阳总辐射下O3_8h_max与PM2.5的相关关系差异显著,其中京津冀春夏秋三季O3_8h_max与PM2.5在强太阳总辐射下有较好的正相关,冬季则存在一定的负相关;长三角四季两者相关性均较弱;珠三角夏季两者正相关最为显著;不同PM2.5浓度下O3_8h_max与太阳总辐射的线性拟合效果较好,体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各经济区拟合曲线的倾向率均随PM2.5升高而增大.PM2.5>75μg/m3时拟合优度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4.
长江三角洲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该区土地可持续利用对策。对于农业用地,应采取用地与养地相结合的措施,提高耕地产量,并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综合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合理调整农业结构;对于非农用地,应集约利用城镇土地,调整乡镇企业与农村居民点的布局,合理开发旅游用地;同时必须协调好农业用地与非农用地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长江三角洲,在世界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的起锚地——太仓,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她的名字叫“特灵公司”。近年来,特灵公司销售业绩骄人。2002年全年各类空调销售突破10亿元,其中太仓本土生产的特灵空调销售为8.06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2003年特灵公司销售比上年增长23.6%,创历史最好记录,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固定燃烧源排放SO2,NOx,CO和HC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环境科学》2000,19(A08):195-200
  相似文献   
7.
基于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采用开关污染源排放的敏感性试验方法,定量分析了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污染排放对京津冀区域、"2+26 "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汾渭平原地区和长三角区域PM2.5的贡献.结果表明,对京津冀区域,污染贡献比例最大值出现在10月份,同时对不同城市的贡献值在10%以内变化;对" 2+26"大气传输通道城市,影响的时空差异变化明显,其中对聊城市、菏泽市和济南市的贡献值均超过了10%;对汾渭平原地区的贡献总体较弱,最大贡献值低于5%;对长三角区域,贡献值在不同城市间的时空差异变化明显.考虑到淮海经济区地处京津冀和长三角过渡地带,且对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PM2.5影响较大,建议尽快将淮海经济区核心地区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  相似文献   
8.
顾莉  李国卿 《环境科技》2006,19(6):9-12
长江三角洲主要生态系统类型包括河流生态系统、河口海岸湿地生态系统、农林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以及近海海域生态系统,、长江三角洲是人类和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明显的生态边缘效应.支持了长江三角洲丰富的动植物区系。文章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态系统的演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阐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生态系统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从系统生态学的角度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和保护提出了对革。同时分析了流域治理和区域治理的重要性.这对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环境科技》2005,18(3):F0002-F0002
淮海经济区环境科技信息网第十七届年会于2005年8月22~25日在江苏省连云港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山东省济宁市、枣庄市、泰安市、菏泽市,安徽省淮北市、淮南市、蚌埠市、亳州市、阜阳市、宿州市,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江苏省盐城市、淮安市、宿迁市、连云港市和徐州市等十七个环境监测站的负责人和有关科技人员。  相似文献   
10.
6月25日,由福建省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福建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福建煤矿安全监察局主办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安全发展论坛”在福州福建会堂隆重召开。把今年第五个“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气氛推向了最高潮。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领导、各设区市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和公安、交通、安监局长,交警、消防支队长,各县(市、区)安监局长。省政府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以及部分企业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