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9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305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32篇
基础理论   11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39篇
灾害及防治   76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世纪70年前,全球因灾害每年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40%是洪涝灾害损失.1988年我国发生洪涝灾害62次,居20多个常见灾种之首位,经济损失254亿元,占灾害总损失的54%.江淮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产业密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约占全国1/7的土地,1/4的人口,提供了1/3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位于长江下游南翼的太湖流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士地面积仅占全国0.4%,人口占3%,而工农业产值竟占全国1/6.江淮丘陵和里下河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钢铁和商品粮基地.因而防治江淮流域洪涝灾害,具有特别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3.
4.
印度尼西亚日惹地震 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日惹市附近27日凌晨突然发生里氏6.2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论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辨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ABC分析法说明了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意义,指出了地震灾害绝对损失数额一般会随社会发展而逐渐增大这一客观事实。文中提出了表达地震灾害危险性,防抗灾工程投资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一般数学模型,对灾害管理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灾模式的结构灾减灾设计概念初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总结前人防灾减灾设计的成功实践的基础上,本文归纳出基于分灾模式的防灾减灾结构设计概念。从结构可靠度的角度,特别是利用失效模式和安全构形的概念,对分灾模式和分灾单元的设计概念作了探讨。通过对典型结构设计的分析,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文化战略的新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一种发展模式。值得注意,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中跨世纪重大转变的策略,尚未引起安全与减灾科技界的普遍关注,不仅在安全减灾战略研究中很少涉及,严重的是它阻碍了安全减灾诸领域跨世纪及决策课题研究的深度,造成与国际接轨进程缓慢。为此,立足可持续发展思路,并以全新视角、系统地讨论适宜安全减灾文化战略的总体对策,可望能为中国二十一世纪安全保障及科技发展提供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海啸预警系统及我国海啸减灾任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引发了新一轮海啸预警系统的研究。简述了地震海啸预警的原理,分析了海啸数值模拟的一些基本方法,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多个国家海啸预警系统的建设情况,通过对我国海啸灾害研究现状的分析,明确了我国当前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防灾博览》2006,(4):45
2006年6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的总部发起“减灾始于学校”运动,以促进各国把减灾内容编入普通教育的教学大纲并改善学校安全。  相似文献   
10.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在带来富裕便捷的物质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会因社会生产力、财富在有限空间的高度集中.造成维系城市正常运转的基础设施、生命线工程、建筑物的日益庞大和复杂.从而使城市更容易遭受自然灾害的袭击。为了提高城市自然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十一五”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和谐发展提供安全保障,2006年9月8日,沈阳市地震局、沈阳市科协在沈阳农业大学国际学术报告厅联合举办了“沈阳市自然灾害预测及减灾对策高层论坛”。中国地震局修济刚副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