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408篇
环保管理   22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7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从尼日利亚的悲剧谈起 2002年元月二十七日,西非尼日利亚最大城市拉各斯市北部的伊科嘉兵营军火库发生大爆炸.据官方估计,这次爆炸造成2000多人丧生,数千名儿童失踪,数万人无家可归.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区域性“减灾十年初步规划”编制的一般原则,包括规划编制的意义、目的、编制顺序和规划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并提出规划成果的实施意见。可供各地编制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赤潮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赤潮已成为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引起沿海国家和地区的重视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文章从赤潮发生的机理、赤潮管理与减灾等方面论述了赤潮研究的现状 ,并提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70年前,全球因灾害每年经济损失400亿美元,其中40%是洪涝灾害损失.1988年我国发生洪涝灾害62次,居20多个常见灾种之首位,经济损失254亿元,占灾害总损失的54%.江淮流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产业密集地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以约占全国1/7的土地,1/4的人口,提供了1/3以上的工农业产值.位于长江下游南翼的太湖流域,人口众多,城镇密集,士地面积仅占全国0.4%,人口占3%,而工农业产值竟占全国1/6.江淮丘陵和里下河地区又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钢铁和商品粮基地.因而防治江淮流域洪涝灾害,具有特别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十六大以来,我国迎来了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黄金时期,在小城镇建设当中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道路。这就必然要将减灾概念融入城镇建设当中,对可能发生的地震等灾害进行设防,建设充满人文关怀的小城镇.本文对小城镇的减灾工作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从天然林水文功能出发,阐述了东北地区天然林削减及其与洪涝灾害的关系,提出了东北地区水患治理方略。同时建议建立防汛信息系统,提高暴雨和洪水预报准确率以及防洪保险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7.
随着夏季来临,长江中下游雷雨天气增多,江苏石油南通分公司提高警惕,积极做好防雷工作。近日,该公司对加油机、储油罐、油罐车等进行了全面检测,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进行了整改。图为公司维修人员正在连接加油机内的静电接地线。  相似文献   
8.
中国石化许多企业位于长江沿岸,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雷雨季节很容易发生雷电事故.安全工程研究院针对沿江沿海部分石化企业雷电危害进行了专门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雷工作的具体建议,希望对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安徽省公路工程实例,探讨公路工程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在公路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各个阶段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地震与火山     
吴继星 《环境》1995,(6):24-25
人们谈到强烈地震和火山爆发,大有谈虎色变之感。地球内部是一个巨大的炽热体,蕴藏着威力无比的能量和火焰,一旦发怒时便以地震和火焰的方式释放出来。许多人想了解,地震和火山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爆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