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0篇
  免费   1190篇
  国内免费   3749篇
安全科学   1725篇
废物处理   206篇
环保管理   380篇
综合类   6851篇
基础理论   980篇
污染及防治   814篇
评价与监测   210篇
社会与环境   163篇
灾害及防治   200篇
  2024年   278篇
  2023年   906篇
  2022年   869篇
  2021年   824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597篇
  2018年   332篇
  2017年   354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72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424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540篇
  2010年   417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02篇
  2006年   429篇
  2005年   284篇
  2004年   24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洪涝灾害条件下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助于有关部门更准确预测洪涝灾害受灾民众的疏散量,结合非集计数据和集计数据的优点,提出分区集计数据的概念,设计了受灾区域分区方法,并通过意向偏好(SP)调查法对我国居民在洪涝条件下疏散交通需求数据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建立基于分区集计数据的疏散交通生成预测模型。利用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所设计方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鲁棒性较好,平均相对预测误差仅为1.8%,其预测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的非集计和整集计模型。  相似文献   
2.
灰色聚类法在许昌市中浅层地下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聚类法对许昌市中浅层井水水质进行分级评价。结果表明:77%的中浅井水水质尚好,基本上没受到污染,各项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Ⅰ级水质标准;17%的中浅井有1—2项评价因子略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综合评价结果接近Ⅱ级水质标准;6%的中浅井水不适合饮用。灰色聚类法的评价结果与模糊数学的评价结果相比较,信息的利用率、分辨率均要高些。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目前世界上最新国际系列标准ISO14000做了简要介绍,结合标准说明了实施ISO14000的必要性,并将我国对实施ISO14000的态度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尾煤泥水的组成和性质,絮凝剂和絮凝条件的选择,结合实例解析了影响尾煤泥水絮凝的因素,相应地提出了一些优化絮凝尾煤泥水的原则和参数。  相似文献   
5.
简略介绍了聚偏二氯乙烯 (PVDC)聚合生产工艺和偏二氯乙烯等主要单体的性质 ,指出了 PVDC聚合生产中工艺方面和其它方面的防火防爆措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用四乙烯五胺与甲醛、尿素、环氧氯丙烷合成高分子浮选剂的条件,并用充气浮选法考察了产品性能。浮选剂的合成分两步,首先用四乙烯五胺、甲醛、尿素进行Mannich反应制得聚和单体,然后用聚合单体与一定比例的环氧氯丙烷聚合和季铵化。着重研究了四乙烯五胺与环氧氯丙烷的不同摩尔比对产物性能的影响,并把其产物的浮选性能与用甲胺、二甲胺、二乙胺、二乙醇胺制得产物的浮选性相比,结果表明:四乙烯五胺与环氧氯丙烷  相似文献   
7.
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B510能以葡萄糖为碳源在无机合成培养基上积累聚β-羟基丁酸。为消除发酵过程中底物的抑制和优化DO-stat分批补料培养中的补料速率,建立了真养产碱菌突变株B510的比生长速率μ和底物浓度RS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制取聚羟基氯化铝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用煤矸石制取聚羟基氯化铝的方法,研究了酸浸、调整盐基度等过程的最佳工艺过程。  相似文献   
9.
对不同比例的飞灰和煤的均匀混合物吸附去除水溶液中的Ω铬红 ME(一种普通的铬染料)进行了研究.注意到低浓度吸附物质、小颗粒吸附剂、低温及酸性介质有利于染料的去除.当飞灰和煤的此例为1:1,颗粒粒径为53μm、pH=2.0、30℃,吸附质浓度为10mg/1时,上述染料的去除率达到1005.分别采用 Lagergren 和 Mekay 等提出的模型进行动力学和传质研究,平衡数据与 Langmuir 吸附模型相吻合,表明吸附剂外表面形成了染料分子的单分子覆盖层.根据吸附质的溶解度和化学势解释了温度的影响.用固液界面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解释研究结果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