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12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脲酶抑制法检测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利用脲酶快速检测环境样品中重金属离子的最佳条件,系统研究了重金属和缓冲液类型及其浓度对脲酶抑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缓冲液中重金属离子浓度与脲酶抑制率呈显著的相关性,表现为随着重金属离子浓度的增加,脲酶抑制率也提高。缓冲液类型和浓度均能影响重金属对脲酶的抑制作用,其中磷酸缓冲液中,无论是Hg^2 还是Cu^2 对脲酶活性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柠檬酸缓冲液中2种离子对脲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建立脲酶抑制检测技术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缓冲系统。此结果为脲酶抑制法在快速检测重金属离子中最佳检测条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崇明东滩湿地干湿交替过程脲酶活性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建刚  曹雪 《环境科学》2013,34(10):3810-3817
以典型滨海湿地——崇明东滩为原型区域,采集湿地沉积物及海水样品,通过土柱模拟方法(30、35、40℃),研究了半月潮(15d左右为周期的"大潮")与日潮(一个太阴日内出现的涨潮和落潮)水分生态过程沉积物脲酶(Urease)活性及溶解性有机氮(DON)与铵态氮(NH+4-N)含量等的变化,计算了Urease活性的表观温度敏感性系数(Q’10),旨为揭示典型滨海湿地潮汐驱动下周期性干湿交替过程沉积物Urease活性的变化规律.半月潮过程,干燥沉积物(1%~3%)淹水后,Urease活性迅速增加.随着沉积物变干,酶活性逐渐下降.Urease活性对沉积物水分变化的敏感性随干湿交替频次的增加而下降.日潮过程对Urease活性的影响较小.30、35、40℃下,酶活性分别为(0.067±0.018)、(0.143±0.027)、(0.028±0.011)g·(10 g·h)-1.相比较而言,半月潮过程Urease活性明显低于日潮过程.这表明,干湿交替显著降低了沉积物Urease活性(30、35℃).半月潮过程中,沉积物Urease活性Q’10的最高值出现在35~40℃,而日潮过程中出现在30~35℃.因此,干湿交替可能增高了Urease活性Q’10的温度响应范围.此外,半月潮过程中,Urease活性主导着沉积物NH+4-N含量的变化(30、35℃),但其与DON含量之间并无显著相关性.日潮过程Urease活性与NH+4-N和DON含量之间均不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三氯生对土壤生态环境的安全性,以3种土壤酶为指标,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三氯生对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水平的三氯生对3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效果不同。低浓度(≤50 mg/kg)三氯生作用下,脲酶活性先降低后增加,最后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100 mg/kg)三氯生胁迫下脲酶活性先降低后恢复最后又被抑制。而对酸性磷酸酶活性来说,三氯生在低浓度时(≤50 mg/kg)先刺激后抑制酶活性,最后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高浓度下(100 mg/kg)三氯生先抑制后刺激再抑制磷酸酶活性,最后磷酸酶活性恢复到对照水平。各浓度水平的三氯生在培养的初期(21 d)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没有影响,随着培养时间延长(≥28 d),低浓度(≤50 mg/kg)三氯生刺激了酶活性,高浓度(100 mg/kg)的三氯生抑制了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来说,高浓度的三氯生对土壤环境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民生态环境感知对促进农民自觉环境保护行为和农村两型社会建设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湖南省洞庭湖湿地水稻主产区6个乡镇的调查,将农户生态影响感知具体化为土壤、水源、身体健康和水稻4个方面的感知,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农户综合环境感知指数,研究农民对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的生态环境影响感知,并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生态影响感知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已经意识到以石化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扩散带来的不利影响,尽管他们的意识还只限于一些看得见的因素如土壤肥力、捕鱼量和健康问题,对于看不见的影响的感知还很薄弱。以化学农业为代表的高产农业技术采用的水平和持续时间直接决定了人们对于不利影响的感知。提高收入水平与教育水平、强化农业技术推广能提升农民生态环境感知,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壤肥力对农户环境感知有复杂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5.
大叶冬青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叶冬青是一种用途较广的珍贵药用植物资源,近年来市场对大叶冬青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大。论述了大叶冬青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高产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以及其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奉节脐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节脐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陈孝得(四川省奉节县对外经济贸易公司,奉节634600)奉节县低山地区(海拔600m以下)属高温中湿气候,适宜华盛顿脐橙生长。奉节是全国首批(1978年)建立的外贸出口脐橙基地之一,主栽奉园,72-1脐橙,现有栽培面积3650...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提高光热资源利用率、人工改变秧田微气候条件,提早中稻播期为突破口,辅之以提早移栽期和间种优质懦稻等系列配套技术措施,促成了前季中稻的早熟、高产、早收,同时又为后季再生稻创造了必要的时间和温光条件,从而使水稻单产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杂交稻具有旱能保产、湿能增产的特点,特别是在通气式大田水层栽插、湿润管理的条件下,具有节水、增产、改良土壤的作用。对在灌溉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和圩区发展水稻生产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黄姜生产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姜是一种我国特有的,用于生产甾体激素的药源植物。湖北是黄姜的主产区,基于目前我省的生产状况,黄姜单产低,栽培技术落后,经济效益不佳,而市场黄姜需要量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加强科学研究,选育优良品种,推行高产优质的栽培技术,提高黄姜生产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