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9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一个叫"蝴蝶效应"的重要理论,其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减少因储罐泄漏位置不确定造成的人员伤亡,指导应急疏散,提出利用人工龙卷风定向控制气体流动方向的模型。首先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储罐区域人工龙卷风数值模型,分析切向速度和压强沿径向变化规律,发现与经典Rankine涡模型切向速度沿径向分布规律一致,证实可在储罐区以射流相切的方式形成人工龙卷风风场。其次研究了涡流比和进风量对风场控制气流特性的影响,即分析形成的龙卷风风场最大切向速度、压强差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涡流比越大,形成的龙卷风风场中切向速度和压强差越小,即气流向中心汇聚能力越弱;进风量越大,形成的龙卷风风场中切向速度和压强差越大,即气流向中心汇聚能力越强。研究表明,用人工龙卷风控制储罐泄漏气流方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美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基本理念是软件重于硬件、平时重于灾时、地方重于中央。气象防灾减灾战略是提高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减少灾害经济损失;减少灾害对自然和文化资源的破坏。战略的重点是自然灾害评估、减灾技术开发、气象灾害预警和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4.
守尹 《劳动保护》2007,(10):80-80
每天,人们能从各种媒体听到或看到天气预报,如沙尘暴、高温、冰雹、暴雨、泥石流、龙卷风甚至海啸等。收看天气预报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有了天气预报,我们可以依据预知的气象变化,及时采取必要措施,如防暑降温,加固堤坝等,以提早预防高温和洪水,做到防患于未然,避免或减少各种灾害的发生。天气预报的核心是"预报",即提前告诉人们近期将  相似文献   
5.
7月13日,较强雷暴云团袭击上海,突然形成局地性龙卷风,暴风雨将嘉定区某建筑工地的一座塔吊刮倒,掀毁50余幢农舍屋顶,造成一死两伤;狂风暴雨还肇祸浦东陆家嘴,刮塌一处工地帐篷,造成一死六伤.  相似文献   
6.
一场百年不遇的暴风骤雨,让可能拥有全国最好基础设施的"旱都"北京遭受了重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让人震惊和悲痛。我们知道,暴雨不像地震、龙卷风那样突如其来,使城市乡村瞬间进入被动受难的状态。即使是天老爷摸黑倒水,也需要一定时间,而实际上7·21暴雨来袭时,北京气象台先后5次发布预警,随着雨势加剧,气象台在14时即将暴雨蓝色预警信号上升为暴雨黄色预警信号,18时30分,再次提升至暴雨橙色预警信号。从降雨到灾害形成,其间有很长的演变时间,足以让人采取各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美国中西部4州遭龙卷风袭击6人死亡 2008年6月11日,美国中西部的艾奥瓦、堪萨斯、明尼苏达和内布拉斯加4个州遭受30多起龙卷风袭击,造成至少6人死亡,其中包括4名在野外露营的艾奥瓦州男童子军成员。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的一天。笔受领导安排和一名摄影师一起驱车前往“6.14”龙卷风袭击最严重的贤官镇进行采访。据悉,该镇是沭阳县乃至全市的工业大镇,这次风灾毁坏电杆550多根。贤官供电所所长胡仰龙介绍.2004年全镇供电量达2100万千瓦.名列全县第一,全镇11500户农户.仅是比较大的木材加工厂就有500多家。灾情虽刚过4天.但经过市、县供电部门和本所职工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工作场所突发事件是指威胁员工、顾客或公众人身安全,扰乱或中断业务运营,或造成财物或环境破坏的不可预见的情况。突发事件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包括洪水、飓风、龙卷风、火灾、有害气体和化学品泄漏、放射性物质辐射事故、爆炸、内乱和造成人身伤害的工作场所暴力等。  相似文献   
10.
气象学家洛伦兹曾提出一个叫"蝴蝶效应"的重要理论,其大意是说: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会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于引起连锁反应,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看似荒谬和极端的这种理论却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