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11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199篇
基础理论   36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21篇
灾害及防治   1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江三峡地区坡地发育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坡地发育是地貌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研究对三峡库岸稳定性的评估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从概括坡地发育的研究进展,阐述科学家们对坡地发育的不同看法入手,引出三峡地区坡地发育的特殊性。初步研究三峡地区的坡地发育具有分段式分进的特点,包括中山峰陡坡的剥蚀后退过程,山顶缓坡的风化剥蚀夷平的过程,上段斜坡的片流坡地侵蚀过程,下段陡坡的剥坡后退过程,山麓堆积缓坡的剥蚀过程等。通过分析三峡地区坡地的五种坡段的成因、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它们对三峡库区的稳定性和三峡移民的土地开发的影响,预测未来的三峡库岸,大部分为剥蚀陡坡,部分为崩塌滑坡陡坡,三峡沿岸城镇开发建设的重点将是库岸有坡地的防护工程。  相似文献   
2.
地形因子和植被覆盖是区域灾害评价的关键指标,也是山区型村镇建设生态安全评估的重要内容.为探析山区型村镇建设的生态约束条件,以赤水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基于1998—2018年SPOT_VGT NDVI数据,利用地形位置指数(Topographic Position Index,TPI)和坡度位置指数方法,研究了赤水河流域植被生长季NDVI时空变化及地形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赤水河流域内,1998—2018年植被生长季平均NDVI呈缓慢上升趋势,斜率为0.004 7;NDVI>0.60的集中连片区域主要分布在古蔺县北部、赤水市大部和习水县西北部,占赤水河流域总面积的8.42%;Sen's slope在0.009~0.015区间时,赤水河流域植被生长增强趋势最明显,主要集中分布在赤水河中上游、二道河以及下游的大同河干流地区.②TPI在-39.4~34.3区间的面积最多,为6 221.63 km2,占赤水河流域总面积的34.05%;将赤水河流域坡度类型划分为山脊、上坡、中坡、平坡、下坡、山谷6个坡度位置类型,其中,中坡面积(7 792.02 km2)最大,占流域总面积的42.64%,表明TPI数值较小且坡度大于5°的区域是赤水河流域地形主体.③赤水河流域植被在山脊的平均NDVI最高,为0.747,且山脊平均Sen's slope最高,为0.007 2;山谷平均NDVI最低,为0.709.研究显示,赤水河流域植被分布在118.5~486.9的TPI区间或分布在山脊处时整体生长较好,且生长增强趋势最明显.   相似文献   
3.
1985年~1989年由新疆、甘肃、青海、西藏、内蒙古、陕西、宁夏等省、自治区环境监测站(研究所)对内陆流域各类水体中U、Th、~(226)Ra、~(40)K浓度进行调查,由调查的29条内陆河、23个湖泊、15座水库、55处井泉和34个自来水的统计结果表明,流域内各水体中U和~(40)K浓度的平均值与同期调查的黄河水系同类水体的浓度相近,明显高于长江水系,与全国同类水体相比亦属偏高。Th和~(226)Ra的平均浓度与全国同类水体的浓度相近,甘、新内陆区浓度较低。调查发现,一些咸水湖、井水和自来水中U、~(226)Ra,或~(40)K浓度异常偏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震力的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滑坡稳定性与地震力的关系.以剩余推力法为基础推导了基于地震力的滑坡稳定性计算公式及步骤。根据该公式计算的几个滑坡稳定性结果,得出了在滑坡稳定性评价中是否考虑地震力很有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果,进而影响正确作出是否对滑坡进行治理的决策的结论。由此可见,地震力的作用是滑坡稳定性分析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Carbon dioxide (CO2) capture and storage is increasingly being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op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provisions for including geological CO2 storage in climate policy. The storage capacity of Norway's Continental Shelf is alone sufficient to store a large share of European CO2 emissions for many decades. If CO2 is injected into oil reservoirs there is an additional benefit in terms of enhanced oil recovery. However, there are significant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large investment in infrastructure required, with related economies of scale properties. Thus CO2 captur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projects are likely to be more economically attractive if developed on a large scale, which could mean involving two or more nations. An additional challenge is the risk of future leakages from storage sites, where the government must take on a major responsibility. In institutional and policy terms, important challenges are the unsettled status of geological CO2 storage as a policy measure in the Kyoto Protocol, lack of relevant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procedures, and lack of decisions on how the option should be linked to the flexibility mechanisms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 In terms of competitiveness with expected prices for CO2 permits under Kyoto Protocol trading, the relatively high costs per tonne of CO2 stored means that geological CO2 storage is primarily of interest where enhanced oil recovery is possible. These shortcomings and uncertainties mean that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s today only have weak incentives to venture into geological CO2 storage.  相似文献   
6.
元磨高速公路边坡生物防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云南元磨高速公路的边坡生物防护的植物筛选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探索了湿法喷播中草灌的比例问题,发现了短萼灰叶(山毛豆)是适宜的灌木种,并提出了“两步施工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阴山北麓生态环境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以固阳县忽鸡沟乡大六分子村为基点,应用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实施以林草建设为核心的一系列植被恢复与重建措施,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得到恢复并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为阴山北麓广大地区生态恢复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将模糊数学应用于上海指数法 ,在评价函数中引入半梯形隶属函数和倍斜率隶属函数 ,提出模糊上海指数法 ;将此法应用于延安市的大气质量评价工作 ,与欧几里德贴近度法和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模糊上海指数法的评价结果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与安全防护技术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对道路交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阐述了进行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必要性 ,提出了评价原则、工作程序、评价方法及系列安全防护技术。得出了关于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安全防护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膨胀岩的胀缩机理及影响因素,总结了近几年的理论研究成果。着重论述了巷道和边坡工程中的膨胀 岩所造成的灾害形式,通过分析诱发灾害的机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