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跟踪拍照识别白鱀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从1986年起开展了照相识别白豚的研究。通过反复试验,采用多船弧形跟踪、单船切入拍照的方法,在观察到白豚的48天中,共拍得1600张照片并从中识别出10头白暨豚。除了白暨豚背鳍上的自然标记能有效地用于个体识别之外,豚体上的色斑、图象等亦能用于个体识别。作者由此获得了白豚群体组成变化和迁移距离等科学资料,对深入研究白暨豚生态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动物,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目前长江白鱀豚的种群数量仅约200头,濒临灭绝。造成白鱀豚濒危的主要威胁来自长江鱼类资源的减少、有害渔具的广泛使用、航运事业的发展、河道的大规模整治、水电工程的建设、水体污染以及白鱀豚自身的生理特征。通过我们多年的研究,提出了建立半自然白鱀豚保护区、人工饲养下白鱀豚的繁殖,和建立长江白鱀豚自然保护区等三大措施。在各级政府和科研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三项措施正在落实,为保护白鱀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面临的困难还很多,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希望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为保护白鱀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再论白暨豚和江豚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暨豚(Lipotesvexilifer)的种群数量已降到了很低的水平,濒临灭绝,长江的自然环境,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而日趋恶化。长江环境已经不可能保存白暨豚,但可能在一个半自然保护区保存下来。中国政府正在考虑集中人力和财力优先建设一个最好的白暨豚半自然保护区,即石首天鹅洲白暨豚半自然保护区,因为目前白暨豚的种群现状已不可能支持1个以上的半自然保护区。1头成熟的雌性白暨豚已于1995年捕获并移入石首天鹅洲保护区。江豚(Neophocaeuapho-caenoides)也面临着白暨豚所面临的全部威胁。近年来其种群数量亦在迅速减少。为了防止江豚发生像现在白暨豚保护所面临的困境,我们已经在石首保护区成功建立了江豚的饲养群体。  相似文献   
4.
白鱀豚种群现状、致危因素及保护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白鱀豚种群衰减速度加快。1986年种群数量不足300头;1991年发现又有减少。致危原因是:受葛洲坝水利工程的影响,受裁弯工程影响,受江湖阻隔、江水污染、航船噪声、食物鱼减少等因素影响,白豚栖息活动的缓回水区环境恶化,严重干扰了白 豚的生存和繁衍。抢救白 豚首先要保护好白 豚赖以生存的缓回水区,减少意外死亡。继而活捕白 豚,将部分个体从长江干流移入人工饲养池、半自然水域或自然水域内进行养护繁殖,同时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提高保护效能。  相似文献   
5.
1997年至1999年对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湖区及其支流的白豚和长江江豚的分布、数量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白豚已在洞庭湖和鄱阳湖绝迹。长江江豚随着水位的变化,其分布范围、数量和活动规律也随之而变化。长江江豚在洞庭湖的分布范围主要集中在从城陵矾到鲶鱼口一带,其种群数量大致力100~150头。洞庭湖各支流中已看不到江豚的踪迹。在鄱阳湖主要分布在湖口至龙口一带,老爷庙至小矶山是其集中分布区。赣江南北支、抚河下游及康山河在涨水季节也有少量江豚活动。洞庭湖和鄱阳湖大规模的围湖造田,湖区的迅速淤积变浅,大桥的修建,有害渔具渔法的大量使用,船舶数量的大量增加是长江江豚迅速减少的重要原因,两大湖泊中的长江江豚急待保护。  相似文献   
6.
以镇扬河段三期整治工程为例,调查了白暨豚栖息地的环境特征以及在镇扬河段的分布情况,探讨工程实施前后可能对白暨豚产生的各种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措施,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