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Wang F  Xu YJ  Dean TJ 《Ambio》2011,40(5):506-520
This study projected responses of forest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NPP) to three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t a resolution of 5 km × 5 km across the state of Louisiana, USA. In addition, we assessed uncertain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NPP projection at the grid and state levels. Climate data of the scenarios were derived from Community Climate System Model outputs. Changes in annual NPP between 2000 and 2050 were projected with the forest ecosystem model PnET-II. Results showed that forest productivity would increase under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 A1B and A2, but with scenario B1, it would peak during 2011–2020 and then decline. The projected average NPP under B1 over the years from 2000 to 2050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under A1B and A2. Forest NPP appeared to be primarily a function of temperature, not precipitation. Uncertainties of the NPP projection were due to larg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climate variables. Overall,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in order to project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forest ecosystem at regional level, modeling uncertainties could be reduced by increasing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the climate projections.  相似文献   
2.
火灾发生后,火灾烟气主要通过疏散走廊向建筑的其他部位蔓延.有效控制疏散走廊中的烟气,可以阻止其进一步蔓延到楼梯间.了解火灾烟气在疏散走廊中的运动规律,是控制其蔓延扩散的前提.热浮力和室外风压是烟气在走廊中运动的主要驱动力,研究二者耦合作用对走廊中烟气运动的影响,对进一步弄清火灾烟气的流动规律具有较大的意义.采用网络模拟软件CONTAM 3.0模拟疏散走廊中火灾烟气在上述两种驱动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随室外风速增大,疏散走廊中火灾烟气的运动速度增大,远大于单纯热浮力作用时烟气的运动速度;当热浮力和室外风压耦合驱动时,室外风压对烟气运动的影响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归纳了当前测试系统的主流总线架构形式,对当前各种总线架构的测试系统性能及应用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当前测试系统的主要软件设计技术现状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复杂测试系统研制的主要方向,要满足未来复杂测试任务需求,应加大应用LXI总线构建大型高精度混合型分布式测试系统。硬件方面,将VXI/PXI/PXI-E/PCI-E/USB3.0总线进行组网集成,满足大型应用测试中低速、高速、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测试需求;软件方面,应按照行业标准需求,研制功能完备、满足特定行业应用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为了掌握BVOCs排放的规律和特征,进一步定量分析评价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向决策者制定相应措施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研究者们致力于研究BVOCs排放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建立多种BVOCs排放模型,以模拟区域及全球BVOCs排放。从算法、数据、应用以及局限性4个方面入手,系统回顾了BEIS、GIoBEIS、MEGAN等BVOCs排放模型的研发进程,并评述了国内外BVOCs排放模拟的研究历程,最后从加强机研究、遥感数据的应用、与气候模型及动态植被模型耦合等方面对BVOCs排放模型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基于遥感解译植被,结合WRF气象场模拟,利用MEGAN模型估算了2014年长三角地区天然源VOCs(BVOCs)排放清单,分析其化学组成及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14年长三角江浙沪皖三省一市BVOCs排放总量为188.6万t,其中异戊二烯70.42万t(37.3%),单萜烯30.3万t(16.1%),其他VOCs为87.88万t(46.6%).BVOCs季节变化十分显著,夏季最高,冬季最低;夏季排放占年排放量的60.9%(108.8万t),冬季仅占3.2%(5.7万t).受植被覆盖影响,BVOCs排放存在空间分布差异,南高北低,浙江、安徽、江苏和上海市的BVOCs排放量依次为84.2万t(44.6%)、76万t(40.3%)、27.2万t(14.4%)和1.2万t(0.7%),这主要与植被类型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太湖流域治理不同发展阶段的实践分析,对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和太湖流域水质变化对应的规律性分析,指出太湖流域治理已经进入3.0时代.文章围绕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国家和江苏省“十三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求以及地方实践需求,提出太湖治理3.0阶段应该在流域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环境经济和城乡统筹协调,生产及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公众参与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等五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州地区PBDEs长距离迁移潜力和总持久性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TaPL3.0模型对7种PBDEs同系物在广州地区的长距离迁移潜力(LRTP)和总持久性(Pov)进行了模拟研究,并通过灵敏度分析得到了模型的关键参数.研究结果显示,PBDEs排放至大气中,特征迁移距离(CTD)为296~811km,均值为557km;Pov为19~279d,均值为184d;PBDEs平均约有73.8%分布在土壤中,16.9%分布在沉积物中,9.3%分布在其他三相中.PBDEs排放到水体时,CTD为3090~4291km,均值为3731km;Pov范围为228~854d,均值为731d;平均约92.1%分布在沉积物中,6.8%分布在水相中,1.1%在大气、土壤和植被相中.BDE47迁移潜力最大,BDE209易残留于源区形成点源性污染.PBDEs各同系物主要分布在沉积物和土壤中.随着溴代程度升高,CTD逐渐降低,Pov逐渐升高,与国外研究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8.
"二重源解析"技术及其系统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学质量平衡是被广泛用于空气质量管理的受体模型之一.由于混合源(城市扬尘)和单一源因颗粒物源谱的严重共线性,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使用的EPA-CMB8.2,无法定量解析出各排放源初始态和扬尘态颗粒物的贡献值和分担率.针对这一问题,完善和规范了"二重源解析"技术原理,开发了具有"二重源解析"功能的NKCMB3.0.对鞍山市样品污染物来源解析的试验结果表明,"二重源解析"技术在对混合源和单一源同时进行源解析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时空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对O_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生成具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和WRF模拟的气象结果,运用MEGAN3.0模型对中国2005—2016年BVOCs排放量进行估算,分析了BVOCs及其亚类化学物种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对人为源挥发性有机物(AVOCs)排放量、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排放量和OMI卫星反演获取的甲醛柱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2005—2016年中国BVOCs年均排放量约为10 Tg,其中,异戊二烯约为6.13 Tg,甲醇约为1.47 Tg,单萜烯约为1.03 Tg,其余生物源挥发性有机物(OBVOCs)约为2.84 Tg;近10年我国BVOCs排放量略呈下降趋势,AVOCs呈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而TVOCs则呈现逐年增加趋势;BVOCs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呈现夏季高、冬季低的规律,夏、冬两季排放量各占全年排放量的51.50%和3.40%;BVOCs排放量高值分布于中国东南植被密集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0.87 Tg)、云南(0.84 Tg)和湖南(0.81 Tg);不同土地覆盖类型的BVOCs排放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其中,森林(43.93%)最大,灌木(31.62%)和农田(15.13%)次之,草地(9.31%)最小.本研究所获取的中国近10年BVOCs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后续定量评估BVOCs对O_3和SOA生成的贡献提供基础支撑.  相似文献   
10.
基于MEGANv3.1模型,结合WRF3.4.1气象数据、MODIS数据提取的叶面积指数、J4置信度下不同植被排放因子、生态功能类型数据及植被生长因子数据,估算了湖南省范围内2018年植被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s)排放情况.结果显示,湖南省BVOCs排放总量约为259.15万t,其中,异戊二烯排放占40.35%,单萜烯排放占23.09%,半萜烯排放占2.31%,甲醇排放占8.81%,其他VOC排放占25.45%.空间分布上,湖南省BVOCs排放集中区域与森林密集区域基本重合,主要分布在常德南部、益阳西部、湘西州西南部和怀化市全境及岳阳东部、长沙东部、株洲北部与湘潭交界处,以及株洲南部与郴州北部交界处.BVOCs的排放不仅与植被分布有关,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夏季BVOCs排放最多,占全年的64.23%;冬季BVOCs排放最少,占1.01%;春季与秋季排放分别占18.69%和16.07%.本研究首次聚焦湖南省,在高时空分辨率尺度下分析了该区域BVOCs排放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可为后续的大气环境研究与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