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据京郊菜田的分布和土壤养分、土壤环境质量特点选择了监测点,按照各个指标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程度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并据此建立了无公害菜田土壤环境评价系统。系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在目前基于J2EE架构开发Web应用的基础上,采用J2EE中的JSP,Servlet,JavaBean以及JDBC技术来构建该平台的基础组件框架,结合MVC结构的方式来构建Web应用系统,有效地提高了应用程序的可重用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根据过去3年的监测结果对于系统进行了初步应用,对各个监测点的菜田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表明该评价系统对菜田环境质量管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MVC蒸发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根据工程设计,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详细介绍了运行效果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3.
主题公园成功的关键是根据游客的需要为其提供足够的体验,吸引与留住游客并且增加游客的重游率。从体验经济的角度,提出主题公园产品的核心就是体验。分析了主题公园体验的影响因素、类型和体验化设计模式,指出主题公园的体验化设计能力将是主题公园核心竞争力所在,探讨了西安大唐芙蓉园的体验化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4.
基于GIMMS 3 g、PAL、LTDR V3、FASIR及MODIS 5种不同的遥感影像数据,及洞庭湖流域30个气象站点的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月值数据,采用逐像元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比分析了在不同数据集背景下的植被变化趋势,并基于时间序列长度以及数据精度的考虑,选择GIMMS 3 g作为研究洞庭湖流域植被覆盖变化的基础数据集,进而利用相关系数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探讨流域植被覆盖变化与降水、气温、日照时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过去29 a间,流域GIMMS 3 g NDVI在时空尺度上均以增加趋势为主,1998~2000年出现最大的降低,以植被覆盖较好的山区减少最快;(2)去除年际变化趋势和季节性影响的NDVI与同期降水量距平、累积3个月气温距平值及同期日照时数距平值相关性程度最高;(3)统计意义上,降水量、气温和日照时数解释洞庭湖流域植被月NDVI变化的37%,日照时数对该流域NDVI变化的影响最大,其次为降水和气温;(4)在时间和空间范畴,生长季NDVI可以作为反映洞庭湖流域森林覆盖率变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某油田产生大量的稠油废水,而蒸汽开采石油又需要足够的洁净水,两者的综合效应导致水资源的短缺。为了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设计了一套20 m~3·h~(-1)的机械蒸汽压缩(mechanical vapor compression,MVC)工艺回收废水的装置。该系统能利用稠油废水的低温废热,具有运行能耗低,而且对废水水质进口要求低。系统出水冷凝水的水质参数为:总硬度≤182.30 mg·L~(-1)、 Cl-≤10.00 mg·L~(-1)、 Ca2+≤1.00 mg·L~(-1)、含油≤2.00 mg·L~(-1)、电导率(25℃)≤60.00μS·cm~(-1)、二氧化硅≤3.50 mg·L~(-1),满足注汽锅炉给水的质量标准。通过对MVC工艺运行结果的分析,阐述稠油废水沸点升高、浓缩倍数、冷凝水水质、污垢等因素对MVC工艺的影响程度,特别是冷凝水水质的影响因素及变化趋势。上述研究结果为大规模治理稠油废水,实现零排放奠定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MVC软件设计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代码复用率。并在此思想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该方法实现可灵活配置的水质模型系统,为实现动态的水质预测过程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根据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过程的发展现状及需求,设计出了基于二维码技术的三华李种植溯源系统。该系统采用PHP为主要开发语言,数据库则选用My SQL关系型数据库,搭建Apache为Web服务器;采用MVC设计模式,通过对MVC模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很好地将软件模块化,分离系统的数据控制和数据表示功能;以二维码技术为核心,对三华李的生长过程进行全面溯源,最后形成产品溯源二维码;基于响应式设计,可满足不同权限的用户群体的使用要求,实现对应的角色权限管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