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627篇
安全科学   116篇
废物处理   107篇
环保管理   452篇
综合类   1516篇
基础理论   187篇
污染及防治   357篇
评价与监测   73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206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6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91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3年   2篇
  197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was modeled using multi-layer perceptron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MLPANN and RBFANN). Then, the effects of influent concentration (IC), filling time (FT), reaction time (RT), aeration intensity (AI), SRT and MLVSS concentration were examined on the effluent concentrations of TSS, TP, COD and NH4+-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al removal efficiencies would be obtained at FT of 1 h, RT of 6 h, aeration intensity of 0.88 m3/min and SRT of 30 days. In addition, COD and TSS removal efficiencies decreased and TP and NH4+-N removal efficiencies did not change 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s of influent concentration. The TSS, TP, COD and NH4+-N removal efficiencies were 86%, 79%, 94% and 93%, respectively. The training procedures of all contaminants were highly collaborated for both RBFANN and MLPANN models. The results of training and testing data sets showed an almost perfect match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the simulated effluent of TSS, TP, COD and NH4+-N.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with low experimental values of input data to train ANNs the MLPANN models compared to RBFANN models are more precise due to their higher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and lower root mean squared errors (RMSE) values.  相似文献   
2.
张超  刘玲花 《中国环境科学》2020,40(6):2435-2444
以铁基质生物载体为核心,将物理、生物和化学方法结合,对化粪池进行功能强化,实现黑水的原位深度处理.探究了溶解氧(DO)和碳氮比(C/N)等因素对黑水中污染物降解的影响,并在最佳运行参数下考察了氮素在系统中的转化机制.结果表明,当C/N为7.3~8.4时,好氧生物铁基质载体池DO为2.3~2.7mg/L时,系统氨氮(NH4+-N)、总氮(TN) 、COD和总磷(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90.74%、85.81%、92.65%和95.78%;当进水C/N降至3.3~4.2时,系统NH4+-N、TN、COD和TP的平均去除率仍可维持在81.16%、76.62%、93.87%和94.75%.铁基质生物载体内电解作用显著强化了化粪池内TN的脱除、COD的氧化和TP的固定.氮素转化机制分析表明,内电解与反硝化菌的耦合强化了反硝化作用,降低了反硝化过程对有机碳源的需求,强化了低C/N条件下TN、TP的脱除.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活垃圾理化性质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太原市城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化学元素及重金属等进行了1年(每月2次)共24次的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生活垃圾的组成在焚烧过程中,能产生低位热值(Q低)的有机物占(44.28±2.24)%,不产生低位热值的无机物占(13.94±2.01)%,混合物(破碎的动植物碎片及粘附在其上面的灰、土、砂)占(43.36±8.67)%。垃圾中可燃物比例较高,水分含量较低,有利于焚烧和热解,低位热值(Q低)平均值为(5590.8±1252.3)kJ/kg,但低位热值随季节变化较大。垃圾中化学元素硫(S)、氯(Cl)、氮(N)、氢(H)、碳(C)、氧(O)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20±0.13)%、(0.48±0.11)%、(0.87±0.18)%、(2.56±0.76)%、(30.78±4.06)%、(16.42±5.17)%,与其他城市相比,S、N、Cl的含量较高。垃圾中的重金属铅(Pb)、镉(Cd)的年平均值分别为41.94mg/Kg和1.806mg/kg;汞(Hg)含量变化较大。焚烧后的灰渣中,Pb部分挥发,Cd得到富集,但几乎无Hg检出。  相似文献   
4.
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生活污水的工程实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污水厂设计规模 70 0 0m3 d ,进水CODCr3 0 0mg L ,BOD515 0mg L ,SS 2 0 0mg L ,采用两段接触氧化法处理工艺 ,运行结果表明 ,出水水质达到GB8978 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5.
塑料和橡胶类废物的热物理与焚烧特性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塑料和橡胶废弃量与日俱增,已成为城市垃圾的重要组成,由于这类废弃的聚合物给环境带来了污染问题,怎样合理地处理和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塑料和橡胶类的废物的理化性质,热值,焚烧特性,污染特性进行了论述,并根据它们的热物理及焚烧特性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废物焚烧炉,完善低污染,低腐蚀,低粘结的废弃物的焚烧工艺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分散式小区污水回用分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污水回用处理可分为分散式和集中式,本文着重就分散式小区污水回用处理模式进行探讨,比较分析国内外典型国家或城市的技术和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分散式小区污水回用模式当前实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发展状况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智  阳春 《重庆环境科学》1999,21(4):18-20,25
污水资源化是解决当前水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城镇污水资源化技术取得了很大进展,讨论了城镇污水资源化的意义、技术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煤矿生活污水的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煤矿生活污水的特点,结合几年来工作和学习的经验及体会,论述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工艺流程,讨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探讨设计参数,使用填料和选取方法,为今后的污水处理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王阳 《环境保护科学》2001,27(2):9-10,25
介绍了新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 ,影响装置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市水,土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克拉玛依已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限制性2。文章重点研究了克拉玛依水、土地资源的承载力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从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承载力与城市发展规模控制、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工业用地规模、居住用地规模、绿化用地规模和环境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