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综合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环境监测中的数据、统计、有效数字、修约,以及计量单位、结果表达、原始数据的记录等既平常又十分重要易被忽略的重要问题作了概述,这些问题的解决才能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The continuously increasing solid waste generation worldwide calls for management strategies that integrate concerns for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By quantifying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systems, 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 is a tool,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answer that call. But how, where and to which extent has it been applied to solid waste management systems (SWMSs) until now, and which lessons can be learnt from the findings of these LCA applications? To address these questions, we performed a critical review of 222 published LCA studies of SWMS. We first analysed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found that the published studies have primarily been concentrated in Europe with little applic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erms of technological coverage, they have largely overlooked application of LCA to waste prevention activities and to relevant waste types apart from household waste, e.g. construction and demolition waste. Waste management practitioners are thus encouraged to abridge these gaps in future applications of LCA. In addition to this contextual analysis, we also evaluated the findings of selected studies of good quality and found that there is little agreement in the conclusions among them. The strong dependence of each SWMS on local conditions, such as waste composition or energy system, prevents a meaningful generalisation of the LCA results as we find it in the waste hierarchy. We therefore recommend stakeholders in solid waste management to regard LCA as a tool, which, by its ability of capturing the local specific conditions in the modelling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benefits of a SWMS, allows identifying critical problems and proposing improvement options adapted to the local specificities.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俄双方开展了对等联合监测,但由于国域差别,两个国家在一个项目上采取了不同的实验方法,常出现同一个样品中俄双方出现不同的实验结果,为避免分歧,我国在少数几个站进行了中俄双方实验方法的对比实验,现就水质中总磷的测定将两国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2011年12月1日开始在常规空气监测点对影响吉林市空气质量的两个颗粒物指标PM2.5和PM10进行了同步比对监测。结果表明:PM2.5和PM10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2;采暖期PM2.5和PM10的比值平均为0.57。分别采用现行和新标准对监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好于二级天数将比现行标准评价结果减少12.4%。  相似文献   
5.
借鉴传统人为因素分析Reason模型和SHEL模型,结合TER模型的特点构建航空不安全事件人为因素分析的R-S-TER模型。分别采用Dijkstra算法和坐标轴方法应用R-S-TER模型对单个和多个航空不安全事件进行研究,找出各个不安全事件的主要事故链。运用C语言程序计算出了预防航空不安全事件的最优方案。应用R-S-TER模型可以有效地达到预防航空不安全人为因素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马彦峰  张勇 《环境保护科学》2010,36(1):61-63,68
环境监测是为了获得准确的环境信息数据,以便为环境评价、环境管理和环境治理提供依据。监测数据是否具有代表性,必须通过数据分析才能确定。文章通过介绍对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准确性和合理性检验,论述了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以其导向准确、施工周期短、综合成本低等众多优点,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天然气管道工程。本文运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天然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施工中存在的导向孔质量不合格、预扩孔失败、管道回拖失败、地面塌陷、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事故及其后果进行了识别和分析,辨识出天然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事故及其后果的二十一个主要影响因素,把其归纳为施工事故和管理事故两大类,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将定向钻穿越事故及其后果降低至最低水平,在天然气管道水平定向钻穿越的安全施工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介绍放射性平行样品服从的统计分布,据此提出平行样品结果统计检验方法,用该方法对1组平行样品结果做统计检验,并与计算标准偏差的检验方法作比对。结果表明,虽然2种检验方法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但统计检验方法的结果更符合放射性测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建筑火灾评估及双重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火灾危险性评估的原理,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五层模型楼进行了初步的火险评估。确定性模型采用区域模拟的计算方法,并综合考虑了随机性因素。结果合理,对于建筑火灾的火险评估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状况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而企业投入与安全效用的关系密不可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安全经济问题具有多目标、多属性的特点,劳动安全卫生评价,实质上是评价企业投入的合理配置及效用均衡。对于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问题,本文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