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1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1篇
基础理论   1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major topographic, mesoscale, and urban influences on the wind patterns of the City of São Paulo are characterized using one year of surface wind velocity data observed at 11 surface stations within its urban limits. The data was used to study the diurnal and annual variations of wind velocity and horizontal wind divergence within the 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irculation over the investigated area is dominated by three major factors: sea breeze; mountain-valley circulations; and urban effects, such as roughness, building-barrier, and urban heat island. The sea breeze was found to be the dominant feature of the monthly-averaged diurnal variation of São Paulo surface winds during the eight warmest months of the year. The sea breeze front induces a velocity minimum at the time of its passage and a post-frontal afternoon velocity maximum. Mountain-valley thermal effects on the flow can be seen in the temporal divergence/convergence patterns. These thermal effects tend to be more important during colder months, at night, and when the wind velocities are low. Nighttime downslope convergent flows are present over the city during winter and spring and daytime upslope divergent flows are present over the city during summer months.  相似文献   
2.
广州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的臭氧生成潜势及来源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2008年秋季在广州城区及其下风向沿海乡村地区采用活性炭吸附管采集大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应用二次热解吸-GC/MS联用技术测量56种VOC的大气浓度,研究在典型海陆风条件下VOC的组成特征和日变化规律,并采用臭氧最大增量及OH自由基反应活性两种方法估算了该地区各VOC的臭氧生成潜力,探讨了VOC优先控制物种及...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连金州2009年常规气象站资料分析大连金州地区海陆风变化特征,并用MM5V3模式模拟典型日的海陆风风场变化和热内边界层位温场结构变化,结果表明:海风和陆风出现的频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陆风较多,春夏海风较多,春季、冬季易形成海陆风;海风起止时间夏季长冬季短,陆风起止时间秋冬季较夏季长;典型海陆风日中,海风造成陆地湿度变大,海风风速大于陆风风速;通过海风的数值模拟,海风由生成到成熟海岸吹向内陆其厚度可增厚到1 000 m以上,伸向内陆距离可到18.9 km;热内边界层向内陆呈舌状分布,海岸边界层高度在700 m之间,抛物面高度随着向内陆延伸的距离增加而升高。热内边界层最高达1 000 m。  相似文献   
4.
对地面风场的研究表明,厦门存在局地和海陆风环流,自1955年以来年平均风速、混合层厚度均呈现下降趋势,大气污染物的水平和垂直扩散能力也呈下降趋势。降水酸度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表明,海陆风环流有利于酸性污染物的积累,且锋面降水过程中的光化学污染加重了降水的酸化程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海北侧区域海陆风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包括上海城郊-崇明岛-启东市区及这三区域之间的北支水道与南支水道.使用当量法表征太阳辐射和长波辐射引起的近地面空气热量变化,模拟结果与ECMWF再分析数据呈现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在海风阶段,宽海(南支水道)、窄海(北支水道)区域都能形成海风,前者较后者发生...  相似文献   
6.
于2008年12月7~9日对珠江三角洲新垦的大气环境进行连续加强观测,采用DNPH-HPLC/UV分析方法测量了冬季海陆风条件下大气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组成及浓度水平,研究了污染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新垦大气中共检测到17种挥发性羰基化合物,浓度变化范围为7.78′10-9~31.78′10-9,大多数物质地面浓度高于楼顶.其中浓度最高的污染物是丙酮,其次是甲醛和乙醛,三者占总羰基化合物浓度的比例高于70%.大气挥发性羰基化合物的浓度分布呈现出以12月8日为代表的受城区污染物长距离输送影响的变化规律,以及以12月7日和12月9日为代表的受海陆风影响的变化规律.甲醛/乙醛和乙醛/丙醛的特征比值及各成分相关性分析表明它们主要来自城区人为污染源的排放,其组成和含量的变化与污染物长距离输送过程和海陆风影响有密切关系.大气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产物和当地植被排放亦是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7.
利用多尺度气象耦合模式对济南市城市热岛和山谷风局地环流进行了数值预报试验,其预报和实测日均风速比值总体平均为1.18±0.39,风向差值总体平均为45±30°,温度差值总体平均为0.32±0.25(°C)。  相似文献   
8.
低纬度沿海边界层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大量资料为依据,重点分析了低纬度沿海地区的主要气流类型,海陆风特征和冬、夏季风条件下边界层盛行风向及平均风速随高度分布特点。从大气扩散角度出发,将边界层风向、风速垂直分布分别分成4种类型和5种类型,并给出各种类型的出现频率。最后,结合湍流特征,分析了不同流场对大气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2年8月17—23日的太湖湖风加密观测实验结果,将湖岸3个常规气象站和湖面2个浮标站观测的风速和气温资料代入经典的湖风指数公式,通过Fisher二级判别法和历史拟合率最大法确定了太湖湖风指数的阈值为3.0。该结论为研究太湖湖风的发生频率及其对蓝藻水华全湖输移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粉煤灰分选是一种实用技术,从分选机的原理出发,设计合理的分选机结构,选择合理的系统布置和参数能够保证分选的高效率。文中还着重对分选系统的防磨措施、工艺设计、调节方法、分选效率作了详细的描述。对实际应用项目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测试等内容做了介绍,并验证了本分选系统的调节手段多样、方便,效率高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