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8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织物及服装防热辐射性能的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评价织物及服装的防热辐射性能,在我们实验室和现场进行了测试。采用黑体比较法测量的织物发射率和参照国际标准ISO—6942进行的热辐射阻挡实验分析评价了一般织物、金属布和所谓“太空棉”服装的防热辐射性能。对金属布工作服和遮阳伞的透过热流和环境空气温度及辐射热强度的现场测试,可以直接分析防热辐射效果,也与工作人员的感觉相吻合。合理测试评价方法的建立,可以促进这类材料和服装的研究与推广。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制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杨帆  鲁义  施式亮  王金鹏  王禹博 《安全》2020,(1):68-70,75
为了减少火焰环境对消防员的伤害,基于消防服隔热层对消防员生命安全保障的重要性,运用对比描述的方法对现有隔热层进行了分析比较,探究了其优缺点和性能,提出了轻质且具有优异隔热性能是隔热层的发展趋势,通过对气凝胶性能的理论分析和服用性能分析,研究了利用气凝胶材料研制消防服的隔热层,结果表明气凝胶在服装领域应用已经比较广泛,在消防服领域中也已有初步应用,但用气凝胶研制消防服隔热层仍存在着一定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为科学有效地论证多种方式组合的冷却屏蔽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对人体表面温度控制的效果,需要对冷却系统及人体敏感部位发热量进行客观评估。通过对5名健康男性的高温测试,探究人体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体表温度的变化,得出胸部、背部及额头为热量最高部位,并构建以“人体-降温屏蔽服-外界环境”为主体的冷却系统数值模型,对不同环境中的屏蔽服冷却效果展开研究,分析穿戴冷却屏蔽服时人体躯干部分的温度分布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屏蔽服中靠近胸部、背部部位引入相变材料和风扇,均可帮助人体降低体温,提高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The moisture from skin sweat and atmospheric water affects the thermal protective performance provided by multilayer protective clothing. Four levels of moisture content were selected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moisture on thermal protection under dry (thermal radiation) and wet (thermal radiation and low-pressure steam) heat exposure. Also, the role of mois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exposure tim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skin heat flux and Henriques integral value. The addition of moisture to a fabric system was found to result in differences in second-degree and third-degree skin burn times. When moisture is added to a fabric system, it both acts as a thermal conductor to present a negative effect and provides a positive effect owing to thermal storage of water and evaporative heat loss.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effects of moisture are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thermal exposure time, the moisture content and the presence of hot steam.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劳动防护服的号型设置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劳动防护服号型》是各类劳动防护服制作中广泛使用的基础性国家标准,依据当前劳动者人体尺寸的统计分析和企业劳动防护服生产供应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置服装号型,以符合国家标准的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增强劳动防护服的舒适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国外防护服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几年来,国际上防护服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主要表现在:国际性学术会议举行频繁;学术性团体相继成立;学术论文数量增加很快;新品种不断出现;市场形势看好。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是:皮肤防护意识的加强;法规和标准化建设的推动;新型防护材料的发展;基础研究工作的深入。但就整体而言,防护服技术仍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处于初始阶段的学科,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预计近期内仍将是一种蓬勃发展的形势。  相似文献   
7.
防电磁波辐射的功能性服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波辐射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四大污染源,如何进行屏蔽是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防电磁波辐射服装的功能及特点,提出了屏蔽服装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A systematic approach was taken to develop a database for protective clothing for pesticide operators; results are reported as a two-part series. Part I describes the research studies that led to identification of a pesticide formulation that could serve as a reference test chemical for further testing. Measurement of pesticide penetr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pesticide formulations. Six fabrics were tested using 10 formulation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Three formulations were subsequently selected for further testing. Analysis of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when compared with other formulations, mean percent penetration of 5% Prowl 3.3 EC [emulsifiable concentrate diluted to 5% active ingredient (pendimethalin)] is either similar to or higher than most test chemicals. Those results led to choosing 5% Prowl 3.3 EC as a reference test liquid. Part II of the study, published as a separate paper, includes data on a wide range of textile materials.  相似文献   
9.
铅当量是X射线防护服最重要的性能指标,铅当量的大小决定着X射线防护服屏蔽X射线的能力。X射线防护服的铅当量有不同的等级,需根据不同的X射线照射条件和工作情况选择使用。本文通过计算给出了几种常用管电压下防护服屏蔽散漏X射线所需的铅当量值,可为X射线防护服的使用单位或个人在购买和使用时提供参考。选择适合铅当量的X射线防护服,可以避免因选用的防护服或用具铅当量不足而达不到有效屏蔽X射线的效果,造成健康的危害;也可以避免因选用过大铅当量的X射线防护服或用具,致使作业人员过多负重,导致疲劳,发生人为失误,也可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另外,为了保证X射线防护服的使用效果,本文给出了X射线防护服的检验、贮存和使用等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绿色设计理念的延伸,职业服的种类在不断增加和细分化,其内涵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工作状态下人的机能需求和精神需求,更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提出了"绿色"职业服的概念以及设计内涵,指出了"绿色"职业服发展与应用的前景,这是对当前"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积极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