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22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反冲洗铁锰泥粉末吸附剂(BSPA)使用后难以泥水分离问题,将除铁锰水厂生物滤池产生的反冲洗泥制成颗粒吸附剂(GA)和磁性粉末吸附剂(MPA),并对BSPA、GA和MPA的除砷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SEM、TED、XRD、BET、FTIR等技术对3种材料进行了表征,寻找3种吸附剂之间除砷性能差异的根源.结果表明,BSPA、GA和MPA对As (V)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40.980,5.048,8.694mg/g,改性后的吸附材料GA和MPA对砷的吸附能力下降.BSPA是一种以纤铁矿为主的无定形结构混合物,并混有针铁矿和结晶度差的水铁矿,GA的XRD图谱中出现石英晶体和少量赤铁矿晶体的衍射峰,而MPA的主要成分为结晶程度较高的磁赤铁矿.3种材料中均存在有利于吸附的含羟基官能团.BSPA、MPA和GA的比表面积分别为253.150,238.660,43.803m2/g.物相改变且结晶程度增加、表面羟基减少和比表面积降低是导致GA和MPA的砷吸附容量比BSPA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大阻力配水系统滤池由于采用穿孔钢管配水 ,而穿孔钢管容易腐蚀、结垢 ,导致孔眼堵塞 ,再若高位水箱反冲强度掌握不当 ,会使承托层和滤料冲洗混乱 ,滤池不能正常运行。针对这一问题 ,湖州市自来水公司与浙江省玉环净化厂联手 ,利用该厂滤板、滤头及有关专利新技术 ,对自来水公司的 6万t/d快速滤池进行改造 ,运行半年来 ,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UBAF与纤维球过滤结合工艺应用于污水回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升流式曝气生物滤池 (UBAF)与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对城市污水进行深度处理 ,使其达到回用的要求。结果表明 :对于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可生物降解性较差的城市污水 ,应用UBAF和纤维球过滤相结合的处理工艺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处理后的污水完全可以达到污水排放的一级标准和城市生活杂用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线NaClO反洗对倒置A2O-MBR系统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线NaClO反洗对MBR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倒置A2O-MBR反应器分别经历稳定期、在线纯水反洗及在线NaClO反洗阶段,监测系统运行效果、膜污染状况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线NaClO反洗阶段反应器对COD、氨氮、TN等的去除效果与反洗前相差无几.在线纯水反洗后平均膜污染速率较稳定期有所降低,而在线NaClO反洗阶段膜污染速率增加,EPS浓度最高,膜污染加剧. Chao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指数结果表明,在线NaClO反洗后好氧池污泥的微生物多样性几乎不变,而滤饼层污泥的种群丰度略微升高,但微生物的种群多样性明显降低.好氧池和滤饼层污泥的微生物种群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主,其次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经在线NaClO反洗后,好氧池污泥的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种群相对丰度变化很小,而滤饼层污泥的种群组成变化明显,对氯消毒剂有一定抵抗性的变形菌门从53. 4%增加到77. 8%,而拟杆菌门从33. 4%减少至14. 5%.经在线NaClO反洗后,好氧池和滤饼层在科水平微生物群落分布上十分相似,固氮螺菌科、丛毛单胞菌科等相比NaClO反洗前明显增加,那些能够耐受NaClO处理的微生物种可能是在线NaClO反洗阶段膜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气-水联合反冲洗膜污染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技术,考察了气水比(Qg/Ql)、反冲洗周期及其对膜污染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气水联合反冲洗较单独气或水反冲洗效果好;在过滤周期20min,反冲洗时间1min,气水比1.5时,气水联合反冲洗能够恢复膜通量到膜清水通量的80%以上。此法可大幅度清除沉积在膜表面的泥饼层,恢复膜通量,维持膜过滤性能的稳定,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膜污染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生物因子控制反冲洗对BEAC滤池优势菌稳定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用于生物增强活性炭工艺(BEAC)中的6株优势菌,利用生物因子研究反冲洗对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适合的反冲洗方式及强度.中试试验表明,气冲强度对BEAC生物膜的影响作用要比水冲洗大,通过比较反冲洗前后优势菌群生物量,确定BEAC滤池启动期采用单独水反冲洗,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优势菌群在活性炭表面的平均生物损失量为15.47%;利用生物量和生物活性的乘积(生物需氧量,BRP)确定最佳反冲洗气强度为8~10 L/(m~2·s),反冲洗前后的生物量和生物活性变化最小;扫描电镜和PCR-DGGE图片结果表明,启动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导致优势菌数量减少,稳定期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可保持优势菌的稳定性,反冲洗前后优势菌在活性炭表面数量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7.
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污泥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反冲洗污泥的生物相组成、生物活性、沉降特性及絮凝性能。结果表明,BAF反冲洗污泥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和絮凝性能,将其作为生物絮凝剂预处理生活污水时,最佳投加量为0.05~0.1体积比(反冲水占混合液体积比),对污水中COD和SS的去除率分别为21.2%~26.8%和34.2%~37.5%,能够达到预处理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纳滤膜处理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锰废水,考察了操作压力、阻垢剂和反冲洗等因素对膜通量和各金属离子截留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越大,膜通量越大,且膜通量随运行时间延长下降得越快;在操作压力为2.0 MPa的条件下,纳滤膜对Mg2+的截留率为90.69%,对Mn2+的截留率为89.72%,对Ca2+的截留率最高,达100%;加入阻垢剂后,纳滤膜的膜通量比未加入阻垢剂时的膜通量略大;反冲洗4次后,膜通量均可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9.
次氯酸钠药剂在水务行业应用广泛,常被用作消毒剂,对于保障水质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近6年来次氯酸钠消毒剂在水务行业的应用情况,以期为不同性质水厂的运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粒状滤料过滤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过滤机理、过滤方程式和反冲洗机理。过滤机理有悬浮颗粒的迁移机理、悬浮颗粒的吸附机理和脱落机理等。过滤在水澄清的同时,滤层的水头损失增加,整个过程涉及因素多而且复杂,过滤方程式很难得到解析性的答案,所以过滤方程对过滤过程只起定性的作用。现在反冲洗机理的研究认为,悬浮颗粒从滤料表面脱落是水流剪切和颗粒碰撞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