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6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刘嘉 《环境工程》2009,27(1):62-65
根据昆钢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当今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析比较,结合昆钢实际情况,从管理和技术的角度提出综合处理方案,提高生活垃圾处理利用率,减少垃圾处理量,有效控制二次污染,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
针对碱度大、COD高、组成复杂的碱减量-印染混合废水,采用高碱度下直接混凝再酸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处理,取得理想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高碱度条件下先加入镁盐及少量高分子絮凝剂,可去除大部分可溶性及不溶性污染物;再通过降低pH的酸析法,能有效去除废水中的色度、浊度,大大降低COD.在MgSO4用量为800~1 500 mg/L,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用量为2 mg/L,酸析pH小于3.0时,色度去除率达97%,COD去除率达92%,浊度去除率近100%.  相似文献   
3.
序批式接触氧化反应器中细菌多样性及其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通过构建16S rDNA基因文库,对新型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系统——序批式生物砾间接触氧化反应器中细菌多样性进行了系统发育分析,并讨论了多种细菌共存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贡献.共有72个克隆子用于细菌系统发育分析. 结果表明:填料表面附着细菌与孔隙内细菌由变型菌属、噬纤维菌-屈挠杆菌-拟杆菌组(CFB)、硝化杆菌科、低G+C革兰氏阳性细菌、高G+C革兰氏阳性细菌、疣微菌科和绿菌科等七大类细菌组成. 其中,优势菌群分别是以兼具呼吸/发酵代谢方式的β变形菌纲(分别占生物膜和内泥中克隆子总量的18%和35%)和δ变形菌纲,以及以呼吸/发酵为主要代谢方式的CFB(分别占克隆子总量的24%和23%). 多种细菌对剩余污泥减量化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能量解偶联、共代谢作用、生物溶胞作用和慢性生长种群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管理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应用环境经济学、技术经济学、政策学的原理从管理费用和资源利用2个角度对垃圾减量化管理进行经济效益分析,并重新界定了垃圾减量化的内涵。提出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中贯彻“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环境与经济双赢。  相似文献   
5.
果蔬废弃物厌氧消化特征及固体减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处理固体果蔬废弃物,反应液在系统内循环使用,研究了果蔬废弃物产酸发酵类型、产甲烷相对消化产物的利用顺序和果蔬固体减量效果。结果表明,在酸化阶段,挥发酸总量最高达5800mg/L,其中丁酸占45%、戊酸占23%、乙酸占20%、丙酸和乙醇占10%左右,属于丁酸型发酵;产甲烷相对挥发酸的利用顺序为乙醇>丁酸>戊酸>丙酸>乙酸,产甲烷阶段体系ORP为-480mV左右;在厌氧消化处理过程中,反应液中COD由开始时的10000mg/L降至反应后期2000mg/L左右,COD去除率达80%以上;同时,果蔬固体物质去除率达到98.6%,果蔬废弃物减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高原 《四川环境》2012,(4):87-89
本文通过多年滇池底泥的采样监测数据,采用地积累指数法和对数衰减模型评估滇池的底泥质量状况,希望摸清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并分析评价其对水生生物的风险,为底泥疏浚、截污护岸的滇池治理工程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以地积累指数法评价,(1)滇池监测断面底泥质量呈现轻度污染,镉出现一定程度富集,汞在个别监测断面也出现富集情况;(2)6种重金属污染排序为镉>汞>铅>铜>铬>砷;(3)从监测断面来看,海口西污染程度较重,滇池南底泥质量较好。采用对数衰减模型评价,(1)滇池监测断面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生物风险,应引起重视;(2)从产生可以观察到毒性效果的可能性大小看,6种重金属潜在危害可能性排序为砷>铅>铜>铬>镉>汞;(3)从监测断面来看,白鱼口和观音山中潜在危害可能性大。从富集污染程度分析,海口西监测断面的底泥污染最重,可考虑在海口西监测断面附近进行一定的底泥疏浚工程。从而达到治标治本的目的。滇池监测断面沉积物重金属污染存在潜在生物风险,应引起重视,但在可控范围。  相似文献   
7.
国产粘性阻尼器的实索减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拉索上附加耗能减振阻尼器是斜拉索振动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拉索在附加非线性粘性阻尼器后的阻尼特性尚未见试验研究报道。本文对一种国产非线性粘性阻尼器进行了实索减振试验。在工厂内张拉一根长215.58 m的拉索,利用人工激振拉索至一定振幅后测得的振动衰减的位移时程曲线,计算了空索及拉索—阻尼器系统前三阶模态的对数衰减率值;同时也测量了阻尼器工作时的阻尼力。试验结果表明,空索的内阻尼值很小,可忽略不计;而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对数衰减率值则与振幅相关。试验测得拉索—阻尼器系统的前三阶模态的对数衰减率均值达到了0.04,可以有效地抑制拉索的振动。将实测对数衰减率平均值与理论计算对数衰减率最大值比较,得到拉索减振设计时可采用的阻尼器效率系数。  相似文献   
8.
妥善处理核电站产生的低,中放射性废物是核电带来健康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水泥可作为多种类型低,中放射性废物固化处理的基质材料。该文研究了4%硼酸废液水泥固化的配方,其结果表明,硼酸废液在水泥中虽有良好的分散性并起缓凝作用,但泌水与终凝时间过长,限制民配方中废液含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超声波破碎活性污泥中的细胞壁,使细胞的胞液渗出,达到污泥干化的目的。通过研究利用超声波处理剩余活性污泥的原理,不同条件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以及处理后活性污泥性质的改变情况。将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超声波技术研究的深入,利用超声波处理活性污泥的方法将日趋成熟。超声波作为一种清洁的手段一定会广泛应用于废水的处理工程中,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资源环境的保护服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