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65篇
安全科学   26篇
废物处理   15篇
环保管理   23篇
综合类   253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53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遥感尾气测试系统实测了柴油车在实际道路工况下的CO、HC和NO排放特征,修正了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并与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实测结果进行了验证,获得了实测车辆的CO、HC和NO排放因子.测试结果显示,在各种遥感监测的工况下柴油车尾气中均含有较高浓度的氧气,未考虑氧气影响的燃烧方程反演获得的各污染物体积浓度计算值与PEMS实测值的偏差较大,且氧气浓度越大,偏差越大.经过氧气修正的燃烧方程反演计算的尾气浓度与PEMS实测值吻合度大幅提升,适用于实际工况下遥感检测车辆尾气的反演计算.修正算法得到CO、HC和NO的排放因子离散性较小,精确度较高,可以为量化柴油车尾气排放贡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利用便携式车载排放测试系统(PEMS)对2辆加装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和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DPF)与否的国III重型柴油货车进行实际道路排放测试.结果表明,2辆改造重型柴油车的CO、THC、固态颗粒物粒数(SPN)和黑碳(BC)实际道路排放因子分别为(1.31±0.37)g/(kW×h)、(0.20±0.03) g/(kW×h)、(7.13×1010±5.27×1010)个/(kW×h)和(0.69±0.06)mg/(kW×h),相对于原始排放(拆除DOC+CDPF)分别降低52.48%、55.69%、99.91%和99.22%.从低速、中速到高速,CO和THC减排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然而运行工况对SPN和BC减排比例则无显著影响.加装DOC+CDPF会导致NO2在NOx中的占比升高,且从低速、中速到高速涨幅依次增大,但对NOx无明显减排效益,其排放因子为9.53~9.83g/(kW×h),远高于实验室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柴油机尾气中PAHs的分析方法,着重论述了采样及预处理方法,特别对预处理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另外,通过对柴油机两种不同工况下产生的尾气进行分析后发现,柴油机转速越高,其排放尾气中PAHs的含量就越低。  相似文献   
4.
陈恒  刘德军 《环境工程》2002,20(6):45-46
介绍一例窄小空间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噪声改造工程。通过对原机房的改造 ,增加隔声、吸声、通风等措施 ,使发电机噪声排放达标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放碳颗粒物的催化燃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热天平装置上考察了柴油机和碳颗粒物燃烧催化剂的活性,讨论了样品制备因素对样品失重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碳颗粒物组成、催化剂栽体、催化剂与碳颗粒物质量比,着重筛选了催化剂的组份,得到了组份催化剂CuCl2-KCo-NH4VO3其550℃焙烧后能使样品的Tm和Tf值都降低180℃以上,并对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柴油添加剂的研究——有机钡盐的消烟助燃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一种以有机钡盐为主的复合型柴油添加剂,其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钡与环烷酸在焦化汽油中反应所生成的环烷酸钡。台架实验结果表明,该添加剂在柴油中添加量为0.5—1.5‰(重量,以钡计)时,取得了消烟率40.9—66.3%、节能0.36—4.42%的效果。行车试验也证明本添加剂具有优良的消烟节能作用,当添加量为1.0‰(重量,以钡计)时,平均消烟率为67.7%,节油5.21%。  相似文献   
7.
船舶柴油机NOx后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的降低NOx排放方面最新的成果和科研动态,主要介绍了当前正在研究或者已经应用于实际的有效降低柴油机NOx排放的技术措施,并分析了各种技术方法的特点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朱建林 《环境工程》2001,19(1):36-37
介绍一例窄小场地条件下柴油发电机噪声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对机房实行整体封闭隔声与吸声、以消声道兼作通风道强制通风、以消声器加垃圾道消除排气噪声等综合措施 ,使柴油发电机噪声完全达到标准。  相似文献   
9.
有机污染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主要以自由态、挥发态、溶解态和残留态等四种形态存在 ,其中残留态的部分是最难以去除的 ,残留量的多少是关系治理费用及治理时间长短的最关键因素。本文以柴油为代表 ,对地下水饱和区中有机物的残留进行了试验模拟 ,与非饱和区的残余饱和度进行了比较 ,揭示了饱和区中有机污染物残余的特点 ,并深入分析了其机理。结果表明 ,砂性介质中 ,地下水饱和区中有机污染物的残余饱和度显著大于非饱和区中的残余饱和度 ,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特性 ,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使饱和区中部分残留态污染物转化为自由态 ,提高去除效率 ;与非饱和区中多孔介质粒径越小 ,残留量越大的特性相反 ,饱和区中测得的残余柴油饱和度随介质粒径的增大而增大。不同水位变动速度的试验结果表明 ,水位变动速度对粘性大于水的柴油的残余饱和度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s of a 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 (DOC) coupled with a 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CDPF) with different catalyst loadings on the power, fuel consumption, gaseous and particulate emissions from a non-road diesel engine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fter-treatment had a negligible effect on the power and fuel consumption. The reduction effect of the DOC on the CO and hydrocarbon (HC) increased with the engine load. Further reductions occurred coupling with the CDPF. Increasing the catalyst loading resulted in a mor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HC emissions than CO emissions. The DOC could increase the NO2 proportion to 37.9%, and more NO2 was produced when coupled with the CDPF below 250°C; above 250°C, more NO2 was consumed. The after-treatment could reduce more than 99% of the particle number (PN) and 98% of the particle mass (PM). Further reductions in the PN and PM occurred with a higher CDPF catalyst loading. The DOC had a better reduction effect on the nucleation particles than the accumulation ones, but the trend reversed with the CDPF. The DOC shifte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PSD) to larger particles with an accumulation particle proportion increasing from 13% to 20%, and the geometric mean diameter (GMD) increased from 18.2 to 26.0 nm. The trend reversed with the CDPF and the accumulation particle proportion declined to less than 10%. A lower catalyst loading on the CDPF led to a higher proportion of nucleation particles and a smaller GM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