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关于行驶中的车辆在交通系统各因素作用下的行驶安全性评价,在现有交通系统四大要素的基础上加入车辆行驶状态,构成"人-车-环境-路-车辆行驶状态"5要素。并对各要素评价指标的选定做了细致的筛选,建立了车辆行驶安全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人-车-环境-路"因素采用打分的形式确定其参数的分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参数权重来构建模型的;"车辆行驶状态"因素则是引入加速度干扰的定义,建立基于道路结构的加速度干扰模型。最后,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了总的车辆行驶安全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2.
沙尘现象与不发育荒漠化生态损失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富  常青 《内蒙古环境科学》1999,11(4):25-28,17
本文从生态破坏因子沙尘暴,扬沙等负蚀现象入手,根据自然尘的地域来源分布及地理条件,论证了沙尘现象与不发育的荒漠化生态损失的关系,进而对内蒙古中西部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噪声对校园的干扰类型与特征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阿图什市区各学校所受的周边环境噪声干扰情况进行了监测,运用声环境评价方法,将市区10所学校校园划分为清静型、扰闹型和持续吵闹型3种噪声干扰类型。分析了各类型的特征和成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船舶螺旋桨射流扰动下的污染底泥起悬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河流、湖泊中船舶的航行对于水体底部的污染沉积物具有很强的扰动作用,特别是船舶尾部的螺旋桨射流。通过一个新近提出的射流速度分布统一公式,结合考虑底泥的起动、冲刷特性,进行船舶螺旋桨射流扰动下污染底泥起悬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螺旋桨距河流底面的深度、螺旋桨射流出口流速、螺旋桨直径对底部流速的分布影响显著;同时发现,周围水体流动方向及流速等对于底泥扰动范围也有显著影响;最后定量计算了螺旋桨作用下污染底泥扰动悬浮速率。  相似文献   
5.
某型机载武器在挂机飞行环境下,出现蒙皮局部共振现象,引起连接铆钉脱落。为了查找引起共振的原因,通过地面试验与挂机飞行试验,对武器主要结构固有振动特性及外界输入激励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蒙皮发生局部共振是由于与其支撑部件固有频率特性接近引起共振,而挂机时出现的局部气流扰动,是引起共振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部件的频率特性避开共振区,可有效避免该类故障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学校教学与学生打闹产生的噪声扰民,属调解范畴,无对应的噪声排放标准,应由公安部门进行调解或进行民事诉讼。为了解学校各类噪声的排放强度,参照《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对学校的噪声进行监测,为解决噪声纠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选定西南纵向岭谷区的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2段高速公路,在分析公路建设对植物生理特征影响方式的基础上,采用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等方法研究了高速公路干扰强度对沿线主要建群种植物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速公路建设对植物生理生态指标的干扰强度随着与公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弱;2)随着公路干扰程度的加剧,选定乔木的Pn和WUE整体呈下降趋势(p<0.05),Tr呈上升趋势(P<0.05),灌草植物Pn、WUE和Tr在整体上均呈增大趋势(p<0.05),但Ⅰ级、Ⅱ级和部分Ⅲ级干扰对各指标的影响不大(p>0.05);3)2条公路沿线各选定植物的生理生态指标变化幅度不同,大保公路沿线选定的乔木和灌木植物Pn、WUE和Tr,草本植物Pn的变化幅度大于思小公路沿线;不同植物类型比较,选定的灌木和草本植物Pn和Tr的变化幅度大于乔木,WUE变化幅度小于乔木.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导率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影响观测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各种条件实验,指出排除这些干扰的具体方法,从而提高电导率的观测质量。  相似文献   
9.
几种物质对萘乙二胺光度法测定苯胺的干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发现,亚硝酸盐、重氮化合物、2 萘胺 1 磺酸对苯胺有很强的干扰。亚硝酸盐的干扰可以通过加过量的氨基磺酸铵去除;蒸馏是去除重氮化合物、2 萘胺 1 磺酸干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夏季海河与渤海湾中壬基酚和辛基酚污染的状况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夏季海河与渤海湾表层水中溶解态的壬基酚(NP)和辛基酚(OP)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海河中NP和OP的浓度分别为160~429ng/L和18~56ng/L;渤海湾中NP和OP的浓度分别为33~132ng/L和n.d.~14ng/L.污水排放是海河中NP和OP的重要来源.渤海湾中NP和OP的浓度要远远低于海河,但是海水稀释不是造成其浓度降低的唯一原因.研究还发现该地区NP和OP与CODMn和TP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该地区NP和OP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与国外其他类似区域相比则处于中等或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