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348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6篇
综合类   313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4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AMP I is a screening tool developed to support practitioners in screening for 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risk factors related to manual handling. RAMP I, which is part of the RAMP tool, is based on research-based studies combined with expert group judgments. More than 80 practitioners participa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RAMP I. The tool consists of dichotomous assessment items grouped into seven categories. Acceptable reliability was found for a majority of the assessment items for 15 practitioners who were given 1?h of training. The usability evaluation points to RAMP I being usable for screening for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 risk factors, i.e., usable for assessing risks, being usable as a decision base, having clear results and that the time needed for an assessment is acceptable. It is concluded that RAMP I is a usable tool for practitioners.  相似文献   
2.
Human factors are the largest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unsafe operation of the chemical process systems.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human factor assessment are often static, unable to deal with data and model uncertainty, and to consider independencies among failure modes. To overcome the above limitations, this paper presents a hybrid dynamic human factor model considering Human Fact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 intuitionistic fuzzy set theory, and Bayesian network. The model is tested on accident scenarios which have occurred in a hot tapping operation of a natural gas pipeline.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poor occupational safety training, failure to implement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ignoring reporting unsafe conditions were th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d most failures causing accident. The potential risk-based safety measures for preventing similar accidents are discuss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confirms its robustness in estimating impact rate (degree) of human factor induced failures, consideration of the conditional dependency, and a dynamic and flexible modelling structure.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索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在典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伺服作动器研制过程中的适用性。方法以某型伺服作动器为研究对象,从故障激发的角度对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的应用进行可行性分析,在响应调查和应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产品的工作特点设计适用于该类伺服作动器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包含低温步进应力试验、高温步进应力试验、快速温度循环试验10个循环、振动步进应力试验(包含气锤式三轴向六自由度超高斯随机振动方式及电磁振动台随机振动方式)及综合环境应力试验5个循环,并依此进行试验。结果在快速温度循环试验及综合环境应力试验过程中,均有效地激发出了产品的漏油故障,与相似产品外场暴露的漏油故障模式相吻合。结论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典型机电液一体化产品伺服作动器的研制过程,设计的可靠性强化试验方案可有效地激发外场出现频率较高的故障,可作为该类产品研制的试验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某型作动筒的寿命由6000±150起落延长至12 000±150起落。方法采用喷丸强化技术对作动筒的主要承力零件进行喷丸强化处理,提高零件的抗疲劳和抗应力腐蚀性能。通过疲劳寿命试验验证对比喷丸强化处理前后典型零件和作动筒的寿命指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结果喷丸强化处理前的3件前耳环螺栓试验循环次数均未超过1.8×10~6即断裂,喷丸强化后达到3.6×10~6时仍未断裂。喷丸强化处理后的4件主耳环螺栓与喷丸强化处理前对比,断裂时的试验循环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均值寿命比值大于2.36。喷丸强化处理前后的主前作动筒疲劳寿命试验达到预期的循环次数时,均没有出现断裂或者损坏。结论喷丸强化处理能有明显提高作动筒的抗疲劳和抗应力腐蚀性,强化处理后的零件疲劳寿命能够超过处理前的2倍,可以采用喷丸强化技术延长作动筒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断口定量分析获得7A09铝合金的疲劳裂纹扩展规律,为7A09铝合金结构的寿命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使用EXCO溶液对试验件进行预腐蚀,利用疲劳拉伸机进行疲劳加载直至断裂,使用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疲劳裂纹在试件的腐蚀坑处萌生,从自由界面附近向纵深发展导致试件的断裂。通过断口分析和Paris公式确定了裂纹的萌生寿命和扩展寿命。结论腐蚀之后的试件裂纹萌生寿命占总寿命的比例下降,当裂纹扩展程度较大之后,受腐蚀影响减轻,得出裂纹扩展速率和应力强度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分析变速器壳体驻车耐久试验的失效根本原因,对变速器壳体进行低周疲劳优化设计.方法 首先排查壳体的化学成分、铸造质量,排除材料和工艺引起失效问题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有限元方法分析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驻车工况壳体变形、轴孔接触区域.根据局部应变分布特征,提出驻车轴修形的优化方案,并且根据壳体材料的低周疲劳参数,确定Coffin-Manson模型,并根据该模型预测壳体驻车轴孔优化前后的疲劳寿命.结果 驻车轴孔的最大拉应变高达0.95%,确定应变过大是导致壳体失效的根本原因.驻车轴度修形的优化方案将最大拉应变降低到0.40%,塑性应变占比由42%降低到5%,疲劳寿命的预测值由原来的175次提高到7980次,满足试验循环次数1000次的要求,最终优化物理样机通过了驻车耐久试验验证.结论 使用的Coffin-Manson模型参数能准确地预测变速器壳体的低周疲劳寿命,驻车轴小角度修形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局部应变过大的失效问题,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炼油装置运行周期评估技术通过统计、分析装置故障数据,计算特定时间段装置的可靠性,进而获得装置可靠性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装置可靠性最差设备排序。介绍了该技术在某常减压装置的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估技术为科学确定炼油装置运行周期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铝合金两种防护涂层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性能。方法针对在两种涂层防护作用下的2024铝合金连接结构,开展实验室加速试验,采用"腐蚀环境-疲劳加载"交替循环的试验模式,得到铝合金两种防护涂层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腐蚀疲劳寿命值,对比分析涂层体系对铝合金连接结构的腐蚀疲劳寿命影响。结果 5%NaCl盐雾环境对于铝合金连接结构疲劳寿命有较大影响,相较于传统涂层,纳米涂层在5%NaCl盐雾环境下的防护效果更好。结论纳米涂层表面破坏后快速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有效提高涂层的耐蚀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